创业罗维的结局 创业时代罗伟结局( 二 )


1970年,在美奋斗十年的李小龙回港省亲 。这一年他30岁,拍过几部好莱坞电影,有一些名气,但一直是二三流角色 。他看好香港电影业,希望能一炮而红,邵氏兄弟则是他理想的合作伙伴 。
然而邵逸夫却不怎么重视李小龙,他欢迎李小龙加盟邵氏,但要求李小龙和其他演员一样签“包身约”,片酬也只出每部2000美元,与李小龙要求的1万美元相去甚远 。
邹文怀得知消息后立刻游说李小龙,开出7500美元的片酬外加分红,李小龙动心了 。随后,双方拍摄了《唐山大兄》,狂卖350万港元,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
为抓牢冉冉升起的李小龙,邹文怀与李小龙成立了合资公司——协和电影,他负责融资、发行和运营,李小龙负责制作,《猛龙过江》就是协和拍的,该片狂收票房530万港元,再破纪录 。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73年7月,如日中天的李小龙在友人家中猝死,他的去世打乱了嘉禾的规划 。不过嘉禾并没有就此走衰,而是迎来了许冠文、洪金宝、成龙等一众巨星加盟,因为它已经通过李小龙塑造了一个“明星发财”的传奇 。
喜剧明星许冠文原来是邵氏的演员,1973年,他拿着新剧本《鬼马双星》找邵逸夫谈分红合作,结果遭到断然拒绝 。受挫之后,他带着剧本怒投嘉禾,结果大卖600多万港元,甚至打破了李小龙的票房纪录 。后来他又制作了数部年度票房冠军,还在嘉禾的支持下创立“许氏电影” 。
嘉禾的核心精神是“共同创业,有福同享”,它大大调动了导演和演员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了嘉禾的财务负担,使嘉禾成为一个电影创业平台 。
许冠文之后,洪金宝、成龙、吴宇森等大牌纷纷加盟嘉禾,洪金宝、成龙等创立卫星公司,成龙还拜嘉禾创始人之一的何冠昌为义父 。
到七十年代末,嘉禾已经与邵氏不相伯仲,进入八十年代,嘉禾的上升势头更加明显,邵氏则逐渐式微,于1987年正式停产 。
黄金时代
邵氏式微后,嘉禾并没有迎来一家独大的局面,因为随着市场井喷,各路资本都涌了进来,香港电影进入黄金时代 。
成龙是这个黄金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
1979年,他离开前公司加入嘉禾,随后拍摄了《师弟出马》,大卖1000万港元 。随后,在嘉禾力推下,他几乎年年推出重磅新片 。嘉禾还把成龙推向好莱坞市场,拍摄了英语片《炮弹飞车》 。
更让嘉禾骄傲的是,它于1990年以动画片《忍者神龟》为题材拍摄的真人电影《忍者龟》,在全球狂收10亿港元票房,成为当年全球第三卖座影片 。
凭着这股势头,邹文怀带领嘉禾于1994年上市,个人身家则飙涨至6亿港元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香港内外资本在嘉禾崛起后纷纷涌入,推出了各自的电影品牌 。
进入九十年代,嘉禾仍未一统江湖,香港电影进入了战国时代 。
那个时候,稍有名气的导演、演员、编剧、武术指导都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赶工 。比如编剧文隽就曾4天写出一个剧本,拍出的片子居然还能卖1900万港元 。明星档期更是被排得满满当当,有的明星一天要在几个片场穿梭,导演则必须在两三个小时内搞定一切 。明星片酬也涨到了天价,并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没能维持多久,香港电影业就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危机 。
危机四伏
危机最早从1993年开始 。
当年,台湾当局调整了两项电影政策,一是放宽对好莱坞和日本电影的进口限制,二是允许台湾片商赴内地拍摄外景 。这两项政策给了台湾观众和片商更多选择,尤其是后者 。
由于市场太火,港片的粗制滥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明星片酬的暴涨又让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还有一些香港电影人拿到投资后拖延工期,当时的统计显示:截至1993年5月,有超过250部影片未能如期交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