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创业计划书SWOT分析 医疗器械创业计划书( 四 )


公司成立初期共需资金1100万 。其中风险投资700万,东华大学投入资金100万,短期借款300万 。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02万,流动资金498万 。另外,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入股100万 。
股本规模及结构暂定为: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 。外来风险投资入股700万(58.33%);×××专利技术入股300万(25%),资金入股100万(8.33%);×××公司设备入股100万(8.33%) 。
第二年估计盈利1000万人民币,以后每年销售利润率45%左右,第二年资产报酬率为75.39%,投资回收期为两年零一个月 。
风险资金最好在第3—5年撤出,采用收购方式比较适合本公司 。
1.4.组织与人力资源
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初期组织结构采取直线制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下设营销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 。
甲壳质纤维制备技术专利属东华大学所有,郯志清教授等老师是专利技术发明人 。郯志清教授有多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将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技术副总经理;创业小组成员将参与公司的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工作;公司还聘请了东华大学市场营销系顾庆良教授作为营销顾问 。
2.项目背景
2.1.产业背景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得到很快发展 。1978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为7.3亿元 。到1995年,按国家医药管理局统计为80亿元,而此间有关方面调查表明,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实际总产值达160—180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2—25倍,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2%左右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滞后于化学药物工业,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与药物销售之比接近1:1,而我国只有1:10,因此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
据调查,高性能的医用纺织品的增值幅度可达到1:50左右 。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有三种: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 。羊肠线和PGA类缝合线是可吸收缝合线 。
羊肠线生产工艺落后,污染环境,可吸收性差,易过敏和产生抗体反应 。目前,它的存在仅仅是由于价格优势 。PGA类可吸收缝合线大量依赖进口,不仅花费大量外汇,增加了国家和手术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对我国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 。
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报告,1994年医用缝合线的全球市场值估计有15亿美元,每年增长率约4% 。
据台湾化工所资料,世界上只有三家工厂生产PGA原料,取得极为不易,价格居高不下 。另外,PGA含水率过高将导致材料水解劣化、机械强度下降,缝合线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
作为一种纯生物制品,用甲壳质作原料的可吸收缝合线,能被人体完全吸收,无毒副作用,能够满足作为可吸收缝合线的所有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社会发展主题,是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的替代品 。在吸收进口可吸收缝合线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性能优越、价格适宜的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是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 。
投产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超前性,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提高人们医疗水平、减轻国家外汇负担等方面,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2.产品概述(略)
2.3.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的优点
经临床实验证明,与现有缝合线相比,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具备了作为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主要优点:
.纯生物制品,与人体相容性好,伤口缝合疤痕小;
.原材料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成本是PGA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线体周围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的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
.无毒、无刺激,无抗体反应,能够被身体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