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老师当敌人,跟老师正确沟通,对孩子帮助最大(深度分析)( 二 )


2、短信一定要用文字描述 , 不要用语音 。 这里多说点 ,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跟不是很熟悉的人之间除非必须这样做 , 否则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发送语音消息 , 因为这样做真的是比较容易浪费别人时间的 。
别把老师当敌人,跟老师正确沟通,对孩子帮助最大(深度分析)
文章图片
3、除非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也比较着急 , 那么日常的沟通频率不必过勤 , 2周甚至1个月都是可以的 。 孩子问题比较复杂、急迫时提高沟通频率是没问题的 。
4、如果平常不做沟通 , 那么也尽量要在月考、期中、期末这三个阶段就孩子的学习问题进行一些沟通 。
总而言之 , 沟通时间选择上我们要秉持着足够的礼貌就行 , 也不用太刻意 , 这点参考我们日常一般礼仪习惯就行了 。
03
提高沟通的效率
1、沟通前要清楚自己想沟通什么
清楚自己想要沟通什么是确保沟通有效的前提 , 否则我们的沟通就是没有针对性的 , 自然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 。
别把老师当敌人,跟老师正确沟通,对孩子帮助最大(深度分析)
文章图片
可以记录一下要沟通的问题 , 避免有时候出现就一个问题讨论太久结果忘了还有问题没沟通的情况 。
2、必要时要做记录
如果跟老师沟通得比较顺畅 , 那么聊上个把小时也没问题 , 但是很可能会出现聊的时候兴致勃勃 , 但是聊完之后一回想结果又记不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了 。
所以该记录的时候还是要记录一下的 , 这不丢人 , 人到中年想一个事儿转身就忘是很常见的 , 更何况当信息量太大的时候记不全的情况就容易出现了 。
别把老师当敌人,跟老师正确沟通,对孩子帮助最大(深度分析)
文章图片
3、不要“藏着掖着”但也别“口不择言”
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学校其实是两个样子的 , 所以孩子的很多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不交流就很难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 有家长担心说自己孩子在家有哪些不足相当于揭孩子的短 , 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影响 , 又或者是听老师指出孩子的问题却总是要替孩子找点理由 , 这种情况都尽量要避免 。
只有把问题更全面呈现出来才能够更好解决 。
但是家长也要注意度的问题 , 别把交流变成“吐槽大会”啥都跟老师讲 , 特别是孩子如果已经是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非常敏感的 , 如果你口不择言“出卖”孩子太多在他看来是“隐私”的问题时 , 亲子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变冷的 。
最主要的是你要把影响“问题解决”本身的问题讲清楚 , 而不是把不相关的事情一一罗列 。
04
注意几个容易出问题的点
1、从孩子那获得的信息要注意分辨
不是让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 但是绝对不能只听孩子的片面之词 。
这种事情在日常是时有发生的 , 有的确实是孩子自身故意这样做的 , 但有的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认识能力不足或者是对经过了解不全面才导致的 。
2、沟通时提出问题后要多听少说
对父母而言 , 大多数父母其实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或者第一次遇到这些问题 , 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是很常见的 , 但是你要知道对老师而言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工作过很多年的老师而言 , 太多的孩子问题对他们来说早就司空见惯了 。
别把老师当敌人,跟老师正确沟通,对孩子帮助最大(深度分析)
文章图片
多听听这些“过来人”的建议 , 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 而不是急于去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 真需要讨论的时候也要等老师先讲完了再说 , 而这点其实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该有的一种社交礼仪 。
3、要有跟踪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