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西点零食“防毒”攻略


很多时候 , 食品包装上并不标明含有反式脂肪 。专家建议人们 , 要学会聪明地“读懂”食品标签 , 摸清反式脂肪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 再避免把它吃进肚子 , 而最好的原则就是少吃西点 。实在要吃就吃用了“好油脂”而不是“坏油脂”的西点 。
提示一
了解概念明确危害
什么是反式脂肪?专家介绍 , 植物油被氢化后变为氢化植物油或部分氢化植物油 , 危险的“反式脂肪”正是被氢化的植物油带来的 。在人工催化加氢之后 , 植物油中的天然不饱和脂肪酸大部分变成了饱和脂肪酸 , 并失去天然的顺式结构 , 产生逆式的“反式脂肪” , 它方便、美味、便宜 , 能延长西点保质期、改善口感 。
多项研究证实 , 反式脂肪口感类似天然黄油 , 却比它有毒几百倍 。它属于异常脂肪酸 , 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 , 增加坏胆固醇 , 减少好胆固醇 , 从而增加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危险 。膳食中的反式脂肪越多 , 冠心病的死亡率越高 。而反式脂肪主要存在于以氢化植物油为油脂的焙烤食品、西点、甜点、冷饮、奶茶等食品中 。
提示二
读懂标签 揭开面纱
不过 , 即使是西点中富含反式脂肪 , 厂家也不会在标签上明确写出里面含有反式脂肪 , 消费者需要通过辨明其中的油脂种类把反式脂肪“揪出来” 。
建议在购买西点时先仔细读食品标签 , 如果看到配料表上有以下油脂种类 , 则意味着其中可能存在反式脂肪 , 尽量不要购买: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如部分氢化棕榈油、大豆油、菜籽油等)、精炼植物油和精炼油脂(因它们中包括部分氢化植物油)、酥油、起酥油、植物奶油、植物脂肪、人造奶油、人造黄油、麦淇淋 。此外 , 还有植脂末和奶精也需要警惕 , 因为它根本不是奶的精华 , 其主要成分依然是氢化植物油 , 其所含的饱和脂肪酸比猪油还多 。
专家还提示 , 按照相关法规 , 西点中的配料遵循从少到多的种类排列 , 以上原料在配料表上的排名越靠前 , 就意味着反式脂肪的含量越高 。
提示三
选择好西点 避开“坏西点”
在使用了反式脂肪的前提下 , 各种西点的反式脂肪含量因其种类不同也是有差异的 , 选择时要留个心眼 。
专家提示 , 购买时尽量选择以天然黄油和天然植物油为油脂的 , 而在西点的种类上 , 尽量避免选择曲奇和丹麦面包、起酥面包、酥皮点心 , 因为这类西点的油脂含量最高 。尤其丹麦面包要加入大量油脂才能形成特殊的层状结构、变得酥脆 , 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也几乎是最多的 。
而表皮干硬、卖相朴实的全麦面包、杂粮面包 , 以及含糖和油都较少的苏打咸饼干则是相对较健康的西点 , 例如法式法棍面包和俄式全麦大列巴 , 它们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油脂相对低 。对于蛋糕 , 则是不含油的天使蛋糕和使用色拉油的戚风蛋糕较健康 。
【宝宝的西点零食“防毒”攻略】专家还提示 , 即使是以天然植物油、天然黄油制作的西点 , 也并非就对健康无害 , 因为天然黄油虽然是维生素AD的极好来源 , 但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 , 终究只是脂肪而已 。而天然植物油如果添加过多 , 也会致使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