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时错误的驾驶习惯有哪些

1行车时错误的驾驶习惯有哪些
开车时,一些错误的习惯会缩短汽车的寿命 。那么,开车时有哪些错误的驾驶习惯呢?一:一脚刹车到底 。猛踩油门和急刹车是很多人喜欢的驾驶方式 。目前,汽车主要使用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利用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产生制动能量,刹车片是磨损件 。频繁急刹车会大大缩短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有的车可以更换刹车片4万公里,有的车会更换1万公里 。但是如果鼓式制动器经常猛踩刹车,很容易造成制动器过热失效,影响安全 。因此,急刹车是最后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驾驶应该基于“点制动” 。【行车时错误的驾驶习惯有哪些】二:车越老,保养越懒 。新车用起来保养频率很高,跑去4S店都有点问题 。当汽车长时间可用时,它对汽车的维护越来越不重视 。应先生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其实一辆车的保养频率应该和车龄成正比 。车用得越久,里程越多,保养就应该越频繁 。比如新车每10000公里保养一次,10年车每1000公里保养一次 。现在规定6年以上的旧车需要年检,就是这个原因 。三:随意上下车 。这就是汽车轮胎的“杀手” 。汉考克轮胎做过统计,在中国,70%的轮胎损坏都是汽车上下车造成的 。尤其是并排挤在路上很容易导致爆胎 。此外,当单位或社区没有停车位时,许多车主会借花坛和路缘石整天斜着停车 。众所周知,这种停车方式会使轮胎蒸汽压力长期不平衡,也容易造成轮胎鼓包 。四:把方向盘打到最后 。在学习驾驶的过程中,教练有时会让学生“把方向盘转向到底”,这是为了让汽车走得更准确 。但是,学了之后,很多车主还是保持这个习惯,甚至打方向更狠 。这个习惯对车是有伤害的,因为这样做会大大加剧转向系统球头和连杆的磨损 。另外,对于有动力转向的汽车,当方向盘打死时,动力泵输出到转向器的流体流量最大,使动力系统中的油压和油温急剧上升,容易造成动力系统的损坏或泄漏 。五:“鲁豫不平”气门很多人开车又快又猛,过了减速带和山沟也不减速 。遇到坑洼,加大油门加速 。这些习惯很容易影响车轮定位系统,导致车辆跑偏或轮胎寿命下降,甚至影响车辆悬架,有时还会出现剜、脊划伤车辆底盘甚至伤害发动机的情况 。六:汽油报警继续行驶如果燃油箱的警示灯亮着,说明燃油箱内所剩无几 。但是老司机知道,有了剩余的燃油,普通车辆仍然可以行驶几十公里 。但目前很多型号的汽油泵直接安装在油箱底部,汽油泵依靠汽油进行润滑和冷却 。如果汽油量缺失太多,汽油泵在行驶时无法得到适当的润滑和冷却,很容易对泵体造成损坏 。2行车时多注意请远离大货车
3月30日,广东省江门市黄庄大道发生一起车祸 。一辆自卸车撞上前方摩托车后,变道与另一辆小货车相撞,造成货车司机死亡,摩托车司机重伤 。事发当天上午,王某驾驶粤J343××号重型自卸货车(俗称泥头车)沿篁庄大道西往建设三路方向行驶,10时14分,当泥头车行驶至篁庄大道西10号8幢对开路段时,追尾碰撞前方同车道行驶的粤J68R××号两轮摩托车(驾驶人为游某),造成游某受伤 。随后,泥头车向右变更车道,继而与在右侧车道内行驶的粤J424××号小货车(驾驶人为李某)发生碰撞,造成货车司机李某送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事故仍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交警透露& # 8220;3·30”事故中,追尾后,自卸车不仅没有立即停车,反而变道,最终导致了第二起事故!此外,过去的自卸车并没有停下来帮忙,而是肆无忌惮地非法驾驶,与急于帮助伤者的保安形成鲜明对比 。泥头车之祸猛于虎,各部门整治泥头车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在路上行车,如何躲避泥头车,尽量不与其发生直接关系,从而尽量避开灾难呢? 1.尽量跟随,因为从车上掉下来的东西也会对后面的车辆造成威胁 。自卸车的视野受到严重影响 。在紧急情况下,几乎没有应急的空间 。另外,一定要改掉从慢车道甚至是路肩超车的坏习惯,尤其是在视力不好的晚上 。重要的是要知道,在慢车道上爬行或者停在路肩修车的自卸车不在少数,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超车前,一定要点亮或鸣笛示警 。另外,一定要加速,快速超车 。2、刹车先看后视镜 。在惯性作用下,超载泥头车的刹车几乎不起作用,很容易与前车发生追尾 。小轿车在行驶时,司机不仅要注意前方车辆,还要注意后面来车的情况 。如果后面泥头车跟你车过近时,可把后面速度较快的泥头车让到前面 。需要刹车时,一定要提前看一下后视镜,尽量避免紧急刹车而导致泥头车在超载的情况下刹车失灵或者是刹不住车而发生追撞 。3.避开自卸车的高峰路段 。这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自卸车行驶的路段,比如在广州的晚上,尤其是23点以后,不要跟着自卸车& # 8220;加入乐趣& # 8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