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在小区遛弯的时候 , 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小男孩拿着玩具兴冲冲地跑着 , 可能被前面的石头绊了一下 , 不小心摔倒了 , 玩具也摔成了两半 , 孩子难过得直抹眼泪 。
这时 , 他的妈妈从后面冲上来 , 生气地说:“哭什么哭 , 做错事了 , 还好意思哭?”
在妈妈的训斥中 , 孩子的哭声小了一点 。
“让你别哭了 , 没听见吗?忍着 , 再哭的话 , 看我不揍你!“
孩子努力憋着不哭 , 但身体还是在不住地颤抖 。
“这才乖嘛 , 以后别动不动就哭 , 知道吗?”说完 , 就拉着他走开了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和小男孩一样的遭遇 , 在经历各种不愉快的经历 , 心里堆积了很多委屈和悲伤时 , 却被要求不许哭 。
正常的宣泄和情绪表达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 。
别哭了 , 憋着 , 忍着 , 似乎成了一项“生存技能”和衡量懂事与否的“重要指标” 。
哈佛大学讲师、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David曾说过:
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 , 那就是EmotionalAgility(情绪敏感力) 。 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 , 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 , 父母对他的态度 。
换句话说 , 孩子表达情绪时(尤其是表达难过、生气或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时) , 我们如何回应 , 会直接影响孩子情商的高低 。
在现实中 , 恰恰是我们 , 经常成为孩子情绪表达的“终结者”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1
这样做 , 会扼杀孩子的情绪表达
在《孩子 , 你的情绪我在乎》这本书中 , 作者列举了我们在回应孩子的情绪时 , 会经常走入三个误区 。
1、缩小转换型家长:“没什么大不了”
在这类家长眼中 , 孩子的情绪没那么重要 , 他们常常会缩小或忽视孩子的情绪问题 , 而且不能容忍孩子出现负面情绪 。
比如 , 几个月前 , 台湾地震 , 汪小菲得知地震发生时儿子哭了时 , 就说了一句:“你一个男孩子有什么好哭的?”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听到汪小菲这样说后 , 他的儿子沉默了好一阵 。 (幸好有大S解围 , 耐心安慰儿子不要怕 , 儿子才重新开始述说自己的感受 。 )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 , 容易产生不被人重视的感觉 , 而且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 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 , 也会表现得比较差 。
2、压抑型家长:“那可不行”
和缩小转换型家长一样 , 他们不重视孩子的情绪 , 此外 , 还会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严厉的批评 , 甚至会打骂孩子 ,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 。
相比孩子的情绪 , 他们更关注孩子的行为 。 比如 , 当孩子哭时 , 不会先问孩子为什么要哭 , 而会直接命令:“不许哭 , 再哭我就揍你 。 ”
电影《狗十三》中 , 李玩的爸爸就是这类家长的典型代表 。
因为父母离异 , 李玩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
爸爸送给李玩一只小狗当作玩伴 , 李玩十分宝贝这只小狗 , 还给它取名叫”爱因斯坦“ 。
有一天 , 爷爷无意中把小狗弄丢了 , 李玩特别伤心 。
一家人为了找狗费尽了心思 , 但还是没找着 。
继母为了哄李玩开心 , 便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小狗 , 骗李玩说找到了 。
李玩不相信 , 依然吵着要找”爱因斯坦“ 。
一下子就把爸爸惹怒了 , 于是对李玩大打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