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二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爸爸的“独裁” , 让李玩无法再替自己发声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最终 , 她成为一个大家眼里“懂事”的孩子 。 但是那些在心里留下的伤痕 , 只有她知道 。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 自卑感会很强 , 未来也极可能走上两条路:
要么意志消沉 , 过于懦弱;要么像父母一样变成控制狂 , 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用暴力解决 。
3、放任型家长:“一切都没问题”
和前两种家长不一样 , 他们认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 也能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 。
但到这里就止步了 , 不能继续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建议 , 也不会为孩子的行为规定明确的界限 。
比如 , 有的家长在孩子哭的时候 , 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哭就哭吧 , 没关系 , 一会就好了 。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结果 , 就任凭孩子哭到嗓子沙哑 。
再比如 , 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发生了冲突 , 回到家又伤心又委屈 , 想寻求你的安慰 , 这时你说:“是挺让人生气的 , 没有受伤吧 , 没什么大不了的 。 ”
在这样的“放任”下 , 孩子做事就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 , 只考虑自己的情绪 , 无法体谅别人 。
而且 , 因为习惯了无节制的宣泄情绪 , 却没有处理和学习的机会 , 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比较差 。
2
做好情感引导 , 让孩子勇于表达情绪
那么 , 我们到底该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呢?
常年从事育儿研究的美国心理治疗师金伯利·布雷恩认为:
要对孩子做好情感引导 , 向孩子传授一些规则 , 让他们不仅能学会辨认自己的情感(情绪) , 还能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 。
一个好的情感引导者 , 首先 , 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
比如 , 电影《狗十三》中 , 李玩的爸爸应该先想一下 , 李玩为什么要执着于找”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她意味着什么?
孩子的痛苦、愤怒等消极情绪 , 如果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同情 , 他们也能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 。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镜映“: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 , 还无法辨认、述说自己的感受 , 这时父母给予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 。
他们会通过父母的反应 , 来建立自己的感受 。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dwardTronick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StillFaceExperiment) 。
在实验的刚开始 , 妈妈面带笑容地和孩子交流着 , 孩子的小手指向一处 , 妈妈就及时响应 , 顺着孩子指的方向看过去 。 孩子的的情绪也很好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突然 , 妈妈换了一幅面孔 , 她收起笑容 , 冷漠地看着孩子 。 孩子的情绪顿时低落了 , 还有点不知所措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他努力让妈妈高兴起来 , 用手指着刚才的方向让妈妈看 , 把两只手放到妈妈面前 , 甚至发出尖叫 , 但妈妈依然无动于衷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不到2分钟 , 孩子就“不堪重负” , 嚎啕大哭起来 。
比为你好更伤人的三个字,我们居然天天在对孩子说
文章图片
在这个实验中 , 我们能非常直观清楚地看到 , 妈妈的态度和回应 , 对孩子情绪的影响程度 。
其次 , 父母做好情感引导的关键 , 是要温柔又有边界地向孩子阐释情感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