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够了?3步教你跳出惯性思维

相信家长们都知道 , 孩子健康成长 , 需要足够的、稳定的、安全的爱以及安全感 。 安全感对孩子而言 , 是一种自我的感觉 , 是孩子内心深处感受到的肯定以及危险度 , 是一种让孩子觉得稳定、不会害怕、恐惧的感觉 。
对于安全感强的孩子 , 更能大胆的展现探索未知事物 , 性格活泼好动 。 而在人际交往以及情绪上 , 更能拥有规则意识以及自由表达自我的主动性 。
昨天与闺蜜小雯一起吃饭时 , 她忍不住向我诉说自己的困扰 , 希望能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 。 小雯有一个4岁 , 可爱又乖巧的儿子 , 小名叫轩轩 。
自从轩轩上幼儿园中班 , 换了新班级 , 新的老师和同学以后 , 虽然还是很乖巧 。 但是 , 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 , 总是听到他说起其他同学的缺点 , 比如这个不好好吃饭 , 那个不好好听课等等 。
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够了?3步教你跳出惯性思维
文章图片
轩轩变得很敏感 , 如果没有及时回答他 , 他就可是哭闹说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不理他之类的 。 还很黏着小雯 , 现在只要小雯在家 , 轩轩基本是形影不离的跟着小雯 。
我和小雯分析之后 , 都觉得轩轩现在的种种表现 , 都像是非常缺少安全感的表现 。 但是 , 小雯说 , 自己和老公平日里也一直注重增强轩轩的安全感 , 每天都会对轩轩表达对他的爱意 , 也会纵容轩轩的小脾气或者犯的错等 , 对他颇为忍让 。
马斯洛曾经对于孩子安全感方面发表过专业的见解:''人们心理的安全感是一种从内心感到恐惧以及焦虑时 , 能让人从这些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的一种包含信心、自由以及安全的感觉 , 对于一个人而言 , 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 , 都是应对所有事情必备的素养 。 ''
孩子亦是如此 , 当孩子的心理安全缺少或者没有得到满足时 , 便会习惯性退缩 , 不管是情绪、认知、心理健康以及各种应对的行为表现都是呈消极的 。
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一直都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这些安全感是孩子对自己时刻的依赖 , 也是自己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 当孩子表现得缺乏安全感时 , 只会觉得是孩子自身的问题 。 其实 , 这些都是家长的惯性思维 。
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够了?3步教你跳出惯性思维
文章图片
一、家长对于孩子安全感的惯性思维有哪些?
1、关于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度过于自信 , 其实孩子对家长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许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对自己是无条件信任的 , 这些信任正是因为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比如孩子会跟家长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 发表自己对他人的看法等 , 而促使孩子能安心的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 , 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 这便是对家长的信任?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 , 是否是自己主动跟孩子提及 , 孩子才会聊起?如果孩子不是主动分享 , 并且毫无保留 , 那么 , 这种被动的交流 , 并不见得是出于孩子的真正本意 。
家长们在日常与孩子聊天时 , 一定要观察孩子的态度是否积极 , 谈话的内容是否存在保留 。 也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 , 如果孩子并无意交谈 , 家长们应予以理解 , 不必勉强 。
2、家长说话不当 , 无形中降低威信以及孩子的安全感
“你要是再哭闹 , 我们就不要你了!”但孩子哭闹时 , 相信许多家长都会这么恐吓孩子 。 殊不知 , 这样看似玩笑的气话 , 对于还未能真正分辨以及思考能力还未完全的孩子而言 , 很容易发生误解 。
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够了?3步教你跳出惯性思维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