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宝宝秋季饮食 切莫忽视5个原则



安排宝宝秋季饮食 切莫忽视5个原则

文章插图
  原则1:食要有时、有节
  宝宝每天的饮食要定时、定量 。定时吃饭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胃肠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规律,能够很好地将食物消化、吸收 。每餐适量进食也很重要,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很有可能伤及脾胃 。
  原则2:不偏食、食宜暖
  要让宝宝得到全面的营养,就不能养成偏食的习惯,否则宝宝可能会出现某些营养过剩,而某些营养又缺乏 。要给孩子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否则胃肠堆积着大量不能及时消化的东西,积久而化热,成为致病的因素 。此外,胃喜暖而恶湿寒,所以要控制小儿吃冷饮的数量,也尽量不要吃凉了的饭菜 。
  原则3:食前静,食后动
  胃肠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体、肌肉等处,胃肠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会影响消化 。而吃完饭一直坐着不动,易造成食物在胃里停滞 。饭后散散步,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
  原则4:愉快进食,谨慎用药
  吃饭的时候情绪愉快,不仅饭吃得特别香,而且消化也特别好 。反之,如果经常在宝宝吃饭时责骂他,会使他的脾胃受伤 。另外,有些药物会伤及孩子的脾胃,比如经常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腹泻 。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 。
  原则5:营养要均衡
  家长要管住孩子的嘴,注意营养均衡,让孩子注意多喝水,按时就餐,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煎炸食物、甜味食品或膨化小食品等零食 。另外,还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作息时间,保证每日充足睡眠,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
  宝宝胃肠功能是否紊乱,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表现出来的一些小症状来发现:孩子出现饮食减少、口臭、舌苔厚、手足心发热、大便干结或不干结但次数多量大、尿黄、经常吵着腹部不适、夜眠不安、磨牙、干呕等症状时,就预示着胃肠功能出现了问题,应及时调理或治疗
  秋季宝宝饮食安排
  秋季,儿童体重迅速增加,加强营养有助于孩子成长和防病 。秋季给孩子多摄入以优质蛋白质为主的食物能增强抵抗力,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可弥补夏季大量出汗造成的损耗,适当补充含热量高的食物增加热量抵御寒冷 。
  专家建议:在食物的选择上可考虑增加一些牛肉、鱼、鸡等肉类食品或豆制品;食物在制作方法上多采取炖、炒、烧等方法,多补充一些汤水,以减缓气候干燥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当然,新鲜水果和蔬菜是宝宝一年任何时间都不能被忽略的 。以下几款“强身健体,帮助生长”的食谱,可供参考:
  炖排骨
  新鲜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葱、大料、少量的醋,用高压锅煮30~40分钟 。取炖好的排骨加在宝宝的粥或面条中烹调食用,或直接吃肉,或加菜食用 。
  肉、骨头和汤一起吃,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也是补充钙、磷等矿物质的方法 。
一些妈妈误认为排骨的营养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完全溶解到汤中,其实是不正确的认识 。
  虾仁蛋饺
  新鲜虾仁洗净,加入盐、姜、葱、料酒等,放蒸锅内蒸15分钟后待用 。生鸡蛋打匀,将鸡蛋液摊在炒锅中,待上面鸡蛋尚未凝固时加入虾仁,然后把鸡蛋对折成半月形,翻面煎一下即可取出待用 。水开后,加入青叶蔬菜和蛋饺,稍加煮沸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