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文化敏感期的措施


应对文化敏感期的措施

文章插图
1、为孩子创设丰富、适宜的文化环境.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好学生.不过,效果并不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父母习惯于说教.他们专门地、认真地、反复地对孩子说要这样,不要那样,把原本生动鲜亮的生活弄得刻板而枯燥,不仅失去了家庭教育应有的那份温馨和温存,更使父母们因一味地注重了训诫这件大事,而忽略了家庭中那些极重要的细节.
教育其实是一种影响、一种熏陶,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第一性的;它对孩子的熏陶更是时时刻刻,具有永久性,因此,营造、构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科学的环境:给孩子一种科学的环境依据的是孩子好动的心理.
当小孩子四五岁时,我们就可以给他木片、小钉、小锤,教小孩子做简单的玩具,如小椅子、小床、小飞机、小汽车,使他有初步构造玩具的能力.玩泥、玩沙都可以得到初步制做模型的能力.小孩子八九岁时,可玩玩水枪、弓箭,可用废弃的纸筒做电话,拿磁铁做各种游戏;再大一些的孩子教他们做电铃、收音机,给孩子适当的科学环境,以发展关于科学和技能和兴趣.
(2)艺术的环境:音乐的环境和图画的环境.
孩子学音乐要从小学,大时学起来不容易了.通过音乐,听力在小时候容易培养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图画的,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可以随时画画的环境,不能往墙壁上画,就是墙壁上贴上纸,或挂上白板,桌子多备些纸张等,让孩子随时随处能表达自己的快乐,也许孩子将来真能变成画家.
(3)文明的环境:主是要有文明的行为举止.
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得体,使用礼貌用语,并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做到和气、文静、谦逊,不讲粗言、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举止动作优雅合适,坐有坐相,站有站样,爽直而不粗鲁,活泼而不轻佻,恭敬而不迂腐,轻松而不懒散,不出现让人家感到不舒服的举动.文明的行为举止,有助于人们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协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更有助于从小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但是文明的举止最好有一套合理的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来明确,有了标准才能
(4)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人际交往不仅是为了寻求帮助,更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主要通过饭桌交谈、影视讨论、远足旅游、购物参观、文体活动等形式进行.此外,还有与亲戚、朋友、师长、同学等交往.积极的人际交往,基点在于互相尊重,具体表现为:礼貌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兴趣爱好等等.
【应对文化敏感期的措施】(5)劳动的环境.
小孩子都有好动的,平时父母总是喜欢自己劳动而不愿意小孩子去帮助他们.起居饮食种利事情要为孩子代劳.孩子小时当然要帮忙,渐渐孩子长大了,要使孩子自动,从旁帮他们独立,比如宛若衣服、扣纽扣,穿袜子,不要因为穿得就帮.其它,如吃饭、扫地、叠被、浇花、洗衣、烧饭,要可能的范围内,应当让小孩子有劳动的机会发展他做事的能力,父母的工作就是培养儿童自己的劳动习惯,培养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
(6)健康的舆论环境.
家庭舆论指的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的评价.更强调对家庭成员的恰当积极的评价.其中居主导地位的评价,是维护家庭这个群体的一种"凝聚剂",也是衡量家庭文化层次的重要尺度.家庭舆论体现着家庭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等内在品质,有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健康与不健康之分.正确、积极、健康的家庭舆论,能增进家庭幸福,推动子女积极向上,为社会作出贡献;而错误、消极、不健康的家庭舆论,则可能导致因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而迷失方向,甚至可能把家庭推向不幸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