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期的资本,正在追逐「猫品牌」

毫无疑问,今天所有的平台级互联网企业都在构建商业生态 。
最关键的是,这个商业生态是开放的、健康的、动态的 。不会形成头部垄断、中长尾无法出头,也不会形成中长尾层出不穷,头部利益遭受严重损害 。
用复杂经济学开创者布莱恩·阿瑟的话来说,一个好的经济体应该会呈现出“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s),它其中具有良好的商业设计、物理技术、社会技术 。
天猫作为平台,它恰恰展现出了“涌现秩序”的力量 。在这一年多来,天猫上的美妆、食品、饮料、小家电、在线教育等多个行业的本土新品牌,频繁成功融资乃至IPO 。
新的经济周期下,这些本土消费品牌借助天猫这个商业系统塑造了自身品牌,它们在天猫上的业绩表现也成为了投资的风向标 。
新周期下的新赛道
根据36氪鲸准研究院的数据来看,创投市场已进入下行的整合发展阶段 。
2019年开始投融资事件次数便断崖式下滑,2020年一季度事件总数更是惨淡 。优质资源更加倾向集中于优质机构和项目 。

下行期的资本,正在追逐「猫品牌」

文章插图
宏观环境相对不确定的情况下,资本一般会亲睐食品、快消、美妆这些相对确定性的赛道 。这也是农夫山泉、元气森林这类品牌能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突出表现的核心原因 。
在天猫上,更有经济活力的现象正在涌现——消费领域的创投风正在悄然刮起 。
天猫上新生代咖啡品牌轮番获得融资,其中永璞获得了首轮千万融资、隅田川获兴旺投资独家投资 。前者成立于2014年,产品线包括挂耳、冷萃咖啡液和冻干咖啡粉,后者产品线则是集中于挂耳咖啡、胶囊浓缩咖啡液、袋泡咖啡 。
可啦啦(KILALA),Cofancy可糖、Moody国产彩瞳品牌也被大资本追捧 。可啦啦(KILALA)今年4月第一次对外融资,第二轮还在交割 。Moody在6月宣布完成天使轮及A轮融资,共计6000万元,投资方里有高瓴创投、经纬中国的身影;可糖已完成两轮融资,投资方来自红杉中国、真格基金,总金额上亿 。
来到8月,个护家电品牌“素士”完成1.7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远翼投资领投;小家电品牌追觅科技(dreme品牌)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 。
这类隐形小巨头在天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
  • 集中在小众赛道,在细分领域有着较强的技术壁垒和供应链壁垒;
  • 品牌粘度高,通过品牌营销和平台运营获得了一批高复购率用户;
  • 满足细分需求,换代速度快、产品价格较低、渗透率低、增长空间大;
  • 增长速度快,有着极强的成长性,借助平台稳定性,成长是可确定的;

  • 从销售数据看,永璞自2018年登陆天猫,销售额已实现5倍增长 。Cofancy(可糖)3月上线天猫1个月售出100万+片,目前天猫店月销售额超800万;可啦啦(KILALA),连续五年销售额翻倍 。截至2020年上半年,素士天猫同比增长超100% 。
    如果再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品牌集中在食品、快消、彩妆、小家电领域 。恰好是天猫平台的几大重点行业 。这也符合经济下行期资本旱涝保收的原则 。
    日常生活消费品,如食品、饮料等,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并不是很敏感 。这些日常必需品,人们每天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数量,不管经济是好还是坏,消耗数量基本相同 。
    中低价耐用消费品,如小家电、美容仪等,在需求饱和、经济低迷、消费不振及地产下行的情况下很容易提高渗透率,它们有“口红经济”成分,对生活品质会带来显著提升 。
    新的经济周期正在出现新的市场红利 。众多新生代”猫品牌“正在被资本追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