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的宝麻麻|妈妈和儿子签《不要喊妈》条约,尴尬程度让人脸红,网友:叫阿姨( 二 )


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孩子是否买账?
成都妈妈的“不要喊妈”公约在网上曝光 , 很多网友都支持这位妈妈的做法 , 他们认为签订公约既让孩子能够有机会锻炼 , 又能够让妈妈有时间干自己的事情 。
当然 , 更多的妈妈吐槽了自己的经历:孩子上个厕所一直要喊到妈妈答应为止 。
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妈妈是生活必需品 。
爸爸坐不住了 , 因为这样的困惑不止妈妈有 , 爸爸同样有 。
有吐槽的家长 , 更有替孩子辩解的家长 , 他们说世界上最亲切最动听最温暖的词语 , 等孩子再大一点儿离父母越来越远的时候 , 想听他们喊“妈妈”都不能经常听见了 。
网友众说纷纭 , 那么 , 孩子习惯“喊妈”的背后又透露出哪些关键信息呢?
我觉得为人父母 , 要正确理解“依恋” 。
“依恋”是个心理学术语 , 指的是我们对生命中特殊的人所感受到的强烈的、充满感情的联系 , 当与他们交往时 , 我们能体验到愉悦 , 当我们有压力时 , 可以得到安慰 。
与“依恋”这一名词相关的 , 有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
实验人员让一只新生的恒河猴从出生第一天就与母亲产生分离 , 以后的165天同两个“妈妈”生活在一起 , 一个是柔软的绒布替代物 , 另一个是拥有奶瓶的金属妈妈 。
实验人员惊讶地发现 , 恒河猴宁愿不喝奶 , 也愿同绒布妈妈在一起 。
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 , 孩子要健康成长 , 前提是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存在 , 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 。
感受父母的存在并得到安全感 ,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孩子习惯“喊妈” 。
看到这儿 , 有人问了 , 为什么孩子不擅长喊“爸爸”呢?
也许下面这位网友的回答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不敢睡觉喊妈妈 , 我和妈妈都没睡好 , 喊爸爸 , 两个人睡得都很好 。

为啥孩子不爱喊爸爸?
因为爸爸喊不动 , 哈哈哈 , 扎心了 , 有没有?
爸爸之所以喊不动 , 根据我的养育经验 , 有这么几个原因:

①孩子与妈妈的生理链接(喂养)和心理链接(陪伴)更紧密;
②爸爸的陪伴时间有限 , 即使在有限的时间陪娃也不上心;
③孩子的“需求”总能在妈妈那里得到“积极回应”或是“过度关注” 。

鉴于上面这几条理由 , 我觉得成都这位妈妈的“不要喊妈”条约不够完善 , 孩子习惯喊妈不是孩子单方面的事情 , 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关 。
所以 , 本人在这里订正几条 , 如有不妥 , 欢迎读者朋友探讨 。
01妈妈有“求”必应
我认为孩子处于成长阶段 , 必要的照顾是不可少的 , 不能说爸爸妈妈都有正事要干 , 就对孩子的需求不闻不问 。
我对孩子的“政策”是有“求”必应 , 这个“必应”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答应帮他去做 , 而是要求 , 当然 , 这个要求更多的是针对我来说 。
①孩子想看书 , 有求必应
我每天坚持读书、写作 , 但是我给了孩子一条宽大政策:只要他提出让我陪他看书的要求 , 只要我的手不是在锅里炒菜 , 我都可以第一时间回应并给予他陪伴 。
②鼓励孩子突破自我
孩子遇到困难 , 若在能力范围之内 , 鼓励他自己动手解决 , 暂时解决不了鼓励他尝试 , 尝试失败 , 我可以帮助他 , 并教给他方法让他下次能够自己去处理 。
02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爸爸建立连接
关于这一点 , 很多妈妈都有心无力 , 爸爸陪娃 , 简直能气死人(这绝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