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亲子游戏( 二 )


考虑到幼儿喜欢被老师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在小手变干净的游戏中找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一枚小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 。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六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打开水龙头——小手淋淋湿——肥皂摸一下——搓出小泡泡——小手冲干净甩三下——拿起毛巾擦擦干 。
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生活游戏情境,在情境中教师要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当然也不要忘记把适当、适时的鼓励与表扬送给孩子们 。
3、用游戏性方法去培养 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游戏语言和多维的游戏材料,鼓励幼儿练习生活自理的技能 。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比如区角活动、表演和角色游戏:喂动物宝宝吃食,“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 。
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 。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
4、用操作性方法去培养 在一日生活中,无时无刻的体现着这一原则 。早上老师热情地迎接小朋友来我们小一班家,来园自己摆放自带物品、上午点心结束时自己动手放好牛奶杯、有鼻涕了自己去拿面巾纸擦干净、中午吃饭是自己动手吃完饭和菜……所有的环节和活动在这种“家”的情景中展开,以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参与、动手实践,从而多维立体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
5、用家园合作性方法去培养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 。针对不同的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 。老师与家长加强日常联系,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鼓励幼儿,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 。并及时对家长所寻求的帮助做出回应 。
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我们会通过个别家访、谈话和调查表的形式不间断地关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状况,让幼儿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游戏、学习、活动,体验这一过程带来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的把这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 。
6、用整合性方法去培养 在众多的游戏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喂动物宝宝 。在这个游戏中,我可以从提供的材料中将游戏多维化、立体化 。我们提供的动物头形盒有小猫、小狗、小鸡、小老鼠、小熊;小动物嘴巴的形状我们设计了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勺子我们提供了长柄小调羹和短炳小汤瓢儿;“食物”包括大小不一的彩色汤圆、三角形鱼饼干、半圆形毛毛虫饼干、方形的骨头饼干 。
这些材料的提供,可以将计算、生活、科学常识、语言等整合起来自然有效的糅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对于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提供了不同的层次性,不断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 。总之,生活自理是幼儿的天性,在生活自理过程中幼儿会得到许多快乐,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家庭幼儿园,社会都应该重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
如果我们在家庭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能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创设一个锻炼的环境,挖掘一个锻炼的空间,那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