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催促的孩子,未来将充满隐患

日本教养杂志《AERAwithKids》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 调查显示 , 有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促“快一点” , 频繁催促的频率集中在早上出门时、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收拾玩具时、洗澡时、睡觉时……
孩子的催促、磨蹭 , 几乎可以说是最让家长头痛、却又束手无策的问题 , 除了一遍遍催促 , 好像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
然而 , 催促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 你真的了解吗?
一、慢 , 是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
生活中 , 家长常常嫌孩子慢、磨蹭 , 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 , 然而很多时候 , 这种怒火、不耐烦 , 来自于用成人的思维看待孩子的问题 , 甚至惯性地用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 。
但这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
孩子在1-6岁这个阶段 , 处于探索认知的关键期 , 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 , 总想着看一看、摸一摸、放嘴里尝尝 , 用自己的方式摆弄一番 。
这个看、触、尝的过程 , 就是孩子思考和认知事物的过程 , 也是锻炼孩子专注力、想象力、动手能力的过程 ,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
而且 , 孩子小的时候 , 各项能力发展还不充分 , 很多在大人眼里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 孩子做的时候却没那么容易 , 所以需要更长的时间 。
经常被催促的孩子,未来将充满隐患
文章图片
比如2岁的孩子吃饭慢吞吞 , 一口饭放嘴里嚼好久 , 可能是在仔细品味食物在嘴里的变化和味道 , 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比如3岁的孩子起床穿衣服磨磨唧唧 , 可能是他对穿衣服的方法、步骤还不够熟练 , 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提高速度······
在这些过程中 , 如果家长总是催促孩子 , 就打断了孩子认知和探索的进程 , 也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和兴趣 。
诚然 , 如今社会节奏快 , 家长们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忙碌和操心 , 确实很难有那么多时间等着孩子 , 但还是希望家长能够多尊重和理解这些成长规律 , 多点耐心 , 允许孩子慢一点 。
不催促孩子 , 他才会有更充分的发展空间 , 找到自己的内在成长节奏 , 为日后的自主学习、实践打下基础 。
二、家长越催 , 孩子可能越慢
记得之前有一位家长跟我讲过她催孩子的后悔经历——
她家儿子从小就是个慢性子 , 吃饭、写作业时不是跑神就是玩玩这个、摸摸那个 , 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 。
看着孩子这个样子 , 她又着急又生气 , 经常朝孩子发脾气、催孩子快点 。
可是直到孩子上到初中 , 情况非但没有改善 , 反而愈演愈烈 。 现在孩子整个人看起来就缺少活力 , 反应也很慢 , 跟他说句话半天等不到应答 , 写作业、什么时候睡觉这样的小事 , 不催孩子就不动······
越催孩子越慢 , 越懒散 ,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
因为当父母常年唠叨、催促 , 孩子渐渐会习惯这个模式 , 甚至开始依赖父母的这种“催促”指令——等催了再说 。 与此同时变得不爱思考、责任感降低 , 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
还有的孩子 , 随着成长 , 会在父母不耐烦的催促下产生叛逆心理:你越催 , 我越不动 , 长此以往 , 便养成了坏习惯 。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克里斯汀·弗拉薇尼说:
“依赖性人格的孩子 , 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 , 而感觉自己是‘坏孩子’ , 失去自信;而反叛性人格的孩子 , 却只会越来越无视父母 , 变得自私冷漠 。 ”
因此 , 催促最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急躁马虎、缺乏自信的性格缺陷 , 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

人只有自己真正想改变时 , 外在给一个助推力 , 他才会发生改变 。 否则 , 所有的外在刺激 , 都对他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 有时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