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父亲接触有益孩子成长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们与父亲交往的增加,会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且较少发生行为方面的问题 。
据该研究小组的布莱克博士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的影响可以使孩子们较少发生各种问题 。”
布莱克和她的同事对175名3岁的黑人美国儿童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这些孩子的母亲大多数都靠领取社会救济为生,其中有73%的这些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的亲生父亲至少一个月来看一次孩子 。研究人员还观察了孩子与他们的亲生父亲一起玩闹嬉笑的情况 。发现父母的满意程度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使孩子的父亲不住在家里,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行为 。



“坏孩子”产生在父母的言语中
爸爸和妈妈是不同的



在和孩子的接触方式上,爸爸和妈妈之间有着微妙的差异 。就拿给孩子“高高举”这件事来说,举的方式、上举的速度等,爸爸妈妈都有不同,爸爸的大胆能让孩子体会到冒险的快乐 。
孩子从小就能从妈妈的柔软温暖的怀抱中和爸爸粗大有力的手中感受到爸爸妈妈的不同 。
其实,孩子本来就有着渴望温柔宁静和兴奋刺激这两种需求,而兴奋和刺激就是通过玩,特别是和爸爸的玩来实现的,所以从小能和爸爸玩得快乐的孩子,其基本需求就能满足,身心便可得以全面发展 。


常与父亲接触有益孩子成长
过度的爱也是一种潜侵犯



北京夏天午后的天气闷热异常,走进国家图书馆文会堂却能感到一丝凉爽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由华夏心理网发起的全民健心计划·周末公益课堂 。主讲人马健是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 。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马健给出了这样一个谜语 。
“独生子女!”台下马上有人脱口而出 。
“有点儿接近了……”马健微笑着给出了答案,“是啃老族” 。
调侃并不能掩盖事实的严峻和问题的复杂 。马健认为,近年来“啃老族”的日益壮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啃老”并非子女一厢情愿的选择,“啃”与“被啃”正如周瑜打黄盖一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许多父母用自己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容忍、默许乃至纵容了“啃老”现象 。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念,孩子们良好成长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父母正确的行为 。因此,父母必须从点滴行为中向孩子们去渗透,去表达,去引领孩子积极向上 。”马健说 。
一个周末,小学生王燕忽然病了 。看着孩子苍白的脸色,王燕的母亲颇为不忍,于是取消了王燕每周末必上的钢琴课 。
下一个周末,王燕又病了 。尽管半信半疑,但由于心疼孩子,王燕的母亲仍然没有让王燕去上钢琴课 。
一个星期以后,王燕照例再次生病 。王燕的母亲再也忍不住了,“这孩子怎么了?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马健看来,上述案例隐含着这样的主题:由于父母行为失当从而导致孩子无形中形成了错误的观念 。
“生病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但即使这样的小事,也要谨慎处理 。当王燕的母亲有所怀疑的时候,应该将孩子交给医生,由医生做出决断究竟该不该去上课 。你生病了,这没错,但是吃了药病就会有好转,至于上不上课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生病’和‘不上课’之间有必然联系 。否则,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就很容易预测了——装病不去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