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看朋友教案


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看朋友教案

文章插图
小班数学活动看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看朋友教案吧 。
设计意图:
小班初期,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数的实际意义必须与实际事物相联系 。在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做客”、“办家家”等游戏乐此不疲,常常在活动区中为客人做饭、请客人喝茶……看到孩子们欢快地游戏,我萌发了将数学概念与幼儿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点数的想法 。
于是我设计了小班数学活动“看朋友”,让幼儿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给朋友送礼物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课的运用、幼儿的实际操作、师生共同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
活动目标:
1. 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 。
2. 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 。
【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看朋友教案】3. 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 。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
活动准备:
1.活动场景布置:数字宝宝的家 。
2.画有1个或者2个的图片若干,饼干、糖果若干 。
3.音乐《找朋友》;课件《找朋友》 。
活动过程:
1. 带礼物去看朋友 。
开上小汽车,一起去看朋友 。
播放《找朋友》音乐,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开起小汽车,去看朋友 。
向数字宝宝问好 。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问:
·红房子是谁的家?(1的家)
·绿房子是谁的家?(2的家)
·让我们一起向数字宝宝问好吧!
2. 参观数字宝宝的家 。
看一看:数字宝宝的家里有什么?点数数字宝宝家里的物品各有几个 。知道数字宝宝“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个,“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个 。
帮帮忙:让这些物品回到相应的数字宝宝的家 。
(1)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各种物品,数量分别是1个一组、2个一组的):
有一些东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吧!
(2)提问:
谁应该回到“1”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个?
谁应该回到“2”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2个?
(3)教师边提问,边操作,根据幼儿的意见将课件中的物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
找找看:有没有谁走错了家 。
验证刚才的操作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刚才的操作中,有没有数量不是1的进了“1”的家?
3. 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
应该怎么给数宝宝送礼物,数宝宝才会开心呢?(提示幼儿给数宝宝送相应的礼物)
请幼儿来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
4. 听音游戏 。
听到几下拍手的声音,就请数宝宝几来跳舞,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 。
5. 回赠礼物:数宝宝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请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给每个小朋友1块饼干,2送给每个小朋友2块糖果 。
6. 和数宝宝再见,开上小汽车回家 。
活动反思:
对小班幼儿来说,数字“1”和数字“2”就好象两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弄混淆他们实际上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小朋友拿着一个苹果说:“我有两个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着物品,但手里点的和嘴里数的却不是对应的 。这就是小班孩子在数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