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 二 )


实在想给对方建议可以给,但要有心理准备,诉苦的人可能还停留在自怜中,根本听不进去 。
愿意热心帮助别人,是善良之举 。不过在提供心理支持上,需要先确认自己能够提供有效支持,也乐于在这上面花时间 。有心帮忙时,先看清楚对方正在要求什么,自己正在给予什么,那是否真的会有帮助 。比如同情怜悯他人时,相当于无形中把对方当成了受迫害的可怜人,把自己放在较高位置——比对方更有能力或更优越,这或许出自好心,可本质上对双方无益 。
双方的时间,原本都可以花在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上 。
网友经验

  • 网友说:婴儿来到了人间,从落地的最初一刻就开始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慢慢的,他将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为“社会人”,他会产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活动 。
    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查看全部
  • 网友说: 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孩子特别任性,为达到某种目的甚至会哭闹不止,把家长搞得精疲力竭仍不罢休 。人们往往把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女太娇惯,其实这种结论过于简单、武断 。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 。
  • 网友说:婴儿来到了人间,从落地的最初一刻就开始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慢慢的,他将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为社会人,他会产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活动 。
    【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