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财阀金宇中

如果你有机会乘直升飞机鸟瞰汉城,就会在市中区见到一座非常显眼的摩天大厦,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宇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大宇集团是韩国最具实力的三大企业集团之一,拥有外贸、造船、钢铁、汽车、直升机、机械、电子、建筑等27个系列产业 。经过短短20年的奋斗,其总资产高达80亿美元,年销售额也达200亿美元以上,堪称韩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
而大宇集团的创始人金宇中,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他白手起家,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卖萝卜小贩、报童,一跃而成为集"输出大王"、"速成财阀"、"金融鬼才"于一身的世界最著名的50个大企业家之一 。作为韩国经济振兴的英雄,金宇中被誉为韩国"经济起飞的缩影" 。从这位"速成财阀"的发家史中,人们足以窥见韩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奥秘之所在 。
1936年12月19日,金宇中生于大邱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金容河是大邱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汉城商业大学教授 。母亲全仁恒毕业于高等学府,曾担任过大韩妇女会副会长 。他们婚后生有5子1女,金宇中排行第四 。作为教育家,金容河十分注重孩子们的早期教育 。
他为5个儿子分别立下奋斗目标:希望长子台中将来成为教育家,二子贯中成为政府要员或军人,三子德中成为医生或学者,四子宇中成为商人,五子成中成为法律学家 。他还经常夸奖宇中有一种天生的商人素质 。这潜移默化的教诲在金宇中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奋发向上的动力 。后来,金宇中真的成了商界巨子,每当他向人们讲述往事时,总要提到父亲的启蒙教育对他的巨大影响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金容河为孩子们编织的梦被打碎了 。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金宇中的家境日渐衰落 。父母不得不暂时离开汉城外出避难,大哥、二哥在外读书,三哥也离家出走 。家中仅留下金宇中,带着他的9岁弟弟和7岁妹妹,过着清贫的生活 。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那柔嫩的肩上 。
那年,金宇中刚满15岁,是汉城京畿中学二年级学生 。为了不让弟弟、妹妹挨饿,他产生了挣钱的念头 。
做什么买卖呢?他冒着酷暑来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四处观察,却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生意 。时过晌午,他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真想喝上一碗凉茶解渴 。他环顾四周,竟没发现一个卖凉茶的 。"我何不卖冷饮呢?"他似乎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
正好金宇中家里有一台冷饮机,他决定自做冷饮 。于是,他买了一些冰块放进冷饮机,再注入凉开水,掺些桅子,撒些白糖,凋成黄颜色,冷饮便制好了 。可是,冷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卖,整整一上午才卖出20碗,减去成本,仅仅是不赔 。这种不赚钱的生意是无法做了 。那又该做什么好呢?
回到家里,他发现自家菜园里萝卜长势格外喜人,便决定做萝卜生意 。他到菜园里拔了些萝卜捆成30捆,用小推车推到市场叫卖 。想不到不出半天工夫,30捆萝卜就全部卖光了 。
第二天,他发现15里外的孤岛上有一大片无主萝卜地 。因战乱,萝卜地的主人举家逃难去了 。这可是天赐的无本买卖!从此,他正式做起了萝卜生意 。
萝卜生意虽小,金宇中却从中学会了做生意的诀窍 。
从一开始生硬别扭的叫卖到后来的主动推销兜售,从胡乱捆扎、不注重商品的外观到仔细琢磨怎样捆扎才外形好看,吸引顾客……强烈的商业意识在无形之中便一点一滴地融入了金宇中的脑海里 。
随着做生意的技巧日益提高,金宇中一天能卖100多捆萝卜,赚上一些钱,但战争期间粮价暴涨,兄妹3人也只够糊口 。到了深秋,卖萝卜的旺季一过,一家人的生活又难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