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散,到底是谁的错


很多爸爸妈妈会说 , 自家宝宝都不肯动 , 很懒散 , 怎么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呢?

【孩子懒散,到底是谁的错】 相关关键字:孩子懒孩子懒怎么办
很多爸爸妈妈会说 , 自家孩子懒怎么办呢?让他动动 , 出去玩都不肯 。现在孩子就这么懒 , 长大以后改怎么办呀?其实 , 爸爸妈妈也不能一味的怪宝宝这样 。孩子懒也是有原因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呢?
按照目前通用的0~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 , 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就要开始学会部分生活自理 , 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 , 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 , 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孩子懒怎么办呢?
孩子懒散——大多源于父母包办太多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
“隔代教育”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 。一般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 , 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 。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 , 老人更怕他们有所闪失 , 对不起儿女 。于是 , 老人事事依着孩子 , 处处保护着孩子 , 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 。老人的种种做法 , 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 , 独立生活能力差 , 处处依赖父母 , 事事以我为中心 , 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 , 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 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老人的过分保护 , 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 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 , 胆小娇气 , 弱不禁风 。
孩子懒散——父亲活力多应多参与教育
小区花园里 , 经常看见几个老人抱着小孩站在那里聊天 , 一聊几个小时 , 而抱在手里的孩子傻乎乎的 , 不动也不闹 。专家表示 , 其实这样的孩子是不太“正常”的 , 不应该这么安静 , 正常的表现是哭 , 闹着要走等 。
他表示 , 由于老年人年岁大了 , 喜欢安静 , 不爱运动 , 因此老年人带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就是上街或者在小区里玩耍 , 一方面运动量小 , 身体缺乏锻炼 , 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 , 接触新鲜事物也少 , 可能导致孩子缺少活力 , 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等 。这种情况下 , 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 一般父亲的动感强一些 , 可以更好地激发或调动孩子性格中的活泼因素 。要多陪孩子做游戏 , 不仅是跑步、滑梯等动态运动 , 一些亲子游戏、智力游戏也很重要 。
孩子懒散——天生气质 , 不分好坏
还有些孩子天生“懒” , 不爱动 , 这与其“气质”有关 , 对待这种孩子父母不能一味责难 , 要根据其气质循序渐进地改变 。“气质”是一种心理行为表现 , 也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 , 是与生俱来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 孩子刚一出生 , 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 如有的孩子胆小敏感 , 爱哭好动 , 令父母一筹莫展;有的孩子很乖 , 吃饱就睡 , 摔倒了也不哭;有的孩子虽也哭闹 , 但容易哄 , 容易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