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安排

总复习分三轮共四个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第一轮),时间从3月1日到4月2日,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 。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 。根据《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初中物理共分22章,基础复习共17个单元 。前4个单元是声光和密度,比较简单 。第5-10单元,共6个单元为力学知识,接下2单元来是热学知识,最后是电学知识,共4个单元,还有一个能源利用的单元,内容简单分值较低,在这里就不再表述了 。如果复习时按其次序逐章复习,学生事先知道了顺序,同时由于同一知识块的单元知识放在一起,学生往往会产生枯燥的感觉 。将章节穿插形成单元复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题型更贴近中考,又不失基础复习效果 。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 。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 。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 。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在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类题目,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 。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 。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 。这6个单元不仅次要,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 。第三个原则是初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无非是给学生一个调节,加强新鲜感 。
第二阶段(第二轮),从4月6到29日,即区物理实验加试之前,为时4周 。这4周要重点准备中考实验加试,学生进实验室练习实验操作,比较消耗精力 。笔试题的复习主要以专题形式进行,并穿插历年的真题强化训练 。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17个单元都过了一遍,再由于第一轮历时较长,许多知识容易遗忘 。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使学生能较早接触,适应市一模测试题 。因为市一模试题难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 。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次考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填报志愿的问题 。
第三阶段(第二轮),从5月初到5月底,历时4周 。市一模考试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一些中等题上 。主要进行一些专题复习,简答题的复习和综合题的复习,因为实验加试刚结束,正好借着热劲有利实验专题复习 。这个阶段可能会考虑采用分层教学 。课后作业把10个重点知识再过一边 。
专题复习可以可以分成4类 。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 。第二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等 。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实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 。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
这4类专题复习可以交叉进行,视学生情况而定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取舍,所以此阶段是分层最佳时期 。
比如作图和计算专题,这些题目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太简单了可以不用,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这部分题目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 。所以要花大力气,保证这类专题的复习 。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复习重点是历年的毕业考试卷的强化训练 。专题复习和历年的毕业考试卷交叉进行 。教学时,前半节课讲解,后半节课学生独立练习,课后批改以后,对每个人进行个别辅导,独立订正,直到全部通过合格为止 。然后让他们再来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