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较常见的就是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的抑郁症、暴躁症,不管是因为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变故,突如其来的打击、还是童年生活阴影导致的后遗症,生活中的很多人开始受到某些心理疾病的困扰 。前几天,和大家说到了抑郁症,那么,今天和大家说一说,也是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之回避型人格障碍 。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图源网侵删
一、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又称逃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怀疑自身价值,敏感,特别是遭到拒绝和反对时 。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小事的不如意,或被拒绝会表现得很委屈,感觉受到了较深的伤害 。逃避型人格障碍者从一开始就回避人际关系,要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意见 。他们在生活中尽管有交往的需要,但大多数人仍与周围人保持一定距离 。在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他们很难同别人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 。患者有很大的社会不安感,在那些需要大量接触他人的工作面前常常因羞怯而逃避 。在家庭之外他们很少有亲密朋友和知己 。
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他们很不愿意出风头,害怕暴露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出羞愧,哭泣或不能回答问题 。他们对熟人很亲热,而对生活中习惯常规的任何改变会感到害怕 。为了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况,他们常寻找一些借口 。有时他们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恐惧,而且他们经常有抑郁症,焦虑和对自己生气的感觉 。
二、形成原因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 。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
2.折叠消极的自我暗示
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首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 。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
3.折叠挫折的影响
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 。
三、治疗方法
1.消除自卑感
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 。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
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 。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当你慢慢的去做一些事,去完成一件事,心里就会产生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