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治疗肝硬化( 三 )


【方解】方以苍、白术补脾燥湿治其本:以川、怀牛膝益血活血,缓肝疏肝以利补脾;以汉防己、大腹皮行水利尿以治其标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活血,行水之效 。
【药理】苍术保肝,对鼠肝细胞损害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对肝脏蛋白质合成亦有明显促进作用 。白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故能消肿 。牛膝增强免疫,加速肝脏蛋白质合成能力 。防己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亦有抑制作用,还可维护肝细胞的稳定性 。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可连服2~3周 。
【方四】消水丹(李昌源经验方)
【出处】《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萃(第一册)》
【组成】甘遂10克,枳实15克,沉香10克,琥珀10克,麝香0.15克 。
【功用】行气利水 。
【主治】肝硬化腹水 。症见胁下痞块胀痛,腹胀,小便短少,大便秘结 。
【方解】本方以甘遂泻腹水而破瘀血为主;辅以枳实破结气而逐停水;沉香降逆气而暖脾肾;佐琥珀利小便而通经络;麝香通诸窍而活血滞 。上药装入胶囊,枣汤送服,其旨在顾护脾胃,免伤正气 。诸药合用,气滞散则腹水消,气血脏腑可望恢复 。
【药理】枳实理气消胀的功效与其增强小肠电活动的效应、兴奋胃肠平滑肌等药理作用有关 。沉香所含挥发油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胆汁分泌等作用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空心胶囊,每次4粒,隔日1次,兑大枣汤空心平旦吞服 。
【方五】丹金强肝散(杜雨茂经验方)
【出处】《中国名医名方》
【组成】丹参30克,郁金15克,三七12克,鸡内金15克,党参24克,茯苓30克,青黛12克 。
【功用】清热活血,健脾益气 。
【主治】早期肝硬化,属于正气方虚,湿热毒邪留恋及气血凝滞者 。症见面色黯黑微黄似熏,唇紫,面肢轻度浮肿,右胁下隐痛不舒,腹胀不思食,小便黄而不利,脉细弦,舌淡红不鲜,苔白 。
【方解】丹参活血养血,善消积聚,解毒止痛;郁金辛苦且凉,既能凉血破瘀,又可行气解郁,清热止痛;三七化瘀生新,止血止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泻肝 。
此四味药俱可入肝,使气行瘀散,热清毒解,痛消而正安,为本方之主药 。党参、茯苓、鸡内金甘平而淡,益气健脾,消利湿热,消积开胃,以之为佐,寓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 。诸药合用,可使湿热、毒瘀俱祛,脾气健旺,化源充沛,肝复滋荣,以达肝强健脾之目的 。
【药理】据近代药理研究,丹参、三七、青黛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单味丹参又有消肝脾肿大之功 。茯苓可促进实验性肝硬变动物肝脏胶原蛋白降解,使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 。
【用法】共为细粉,每日2~3次,每次服3克,开水冲服 。
【方六】臌胀黄疸方(金洪元经验方)
【出处】《中国名医名方》
【组成】茵陈15~20克,郁金12克,鸡内金10克,金钱草30克,生大黄3~6克 。
【功用】清热利湿,理气化瘀 。
【主治】肝硬化,湿热黄疸,伴腹胀,苔腻,便秘或出血者 。
【方解】茵陈为清热除、利胆退黄之要药,用量宜重;郁金性寒味辛苦,入气分则行气解郁,入血分则凉血祛瘀,尤宜气滞血瘀之症;鸡内金有健脾开胃,运化水谷之功,能除脘腹胀满而助消化;金钱草清化湿热,利水解毒;大黄荡涤瘀热,推陈致新 。全方合用,可收清利湿热,理气祛瘀之效 。
【药理】茵陈促进胆汁分泌,且具有保肝作用,能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大黄为治黄疸要药,具有利胆退黄作用,能疏通胆小管及微细胆小管胆汁瘀滞,增加胆管舒缩,加强胆红素排泄及抑制溶血反应 。金钱草抗炎利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