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治疗肝硬化( 四 )


【用法】水煎服 。
【按语】舌红少苔者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胁痛而舌黯有瘀斑者,加茜草10克;胁痛兼胀者加青皮10克、川楝子10克;便溏不畅者,去大黄加木香10克、苡米30克 。
【方七】活瘀消积汤(巴坤杰经验方)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荆三棱(炒)10克,蓬莪术(炒)10克,青皮(炒)10克,枳壳(炒)10克,柴胡8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鳖甲(醋制)15克,牡蛎(生用先煎)20克 。
【功用】养血活瘀,疏肝止痛,软化肝脾 。
【主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 。症见:脘腹胀满,两胁胀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见蜘蛛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质暗红,脉细涩 。
【方解】方中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为君;当归祛瘀血,养新血;赤芍泻火降气,行血散瘀,合为养血泻肝,以辅主药治瘀之效;青皮疏理肝气,散结消滞;柴胡疏解肝郁,条达气机;郁金入胸膈,活血行气;枳壳走脘腹,宽中疏胀 。
四药为佐,体现气血相依,气行血行理论;鳖甲以柴胡引之,去胁下硬;牡蛎主心腹症瘕坚积,二药取其咸能软坚散结,佐助软化肝脾 。
【药理】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肝内微循环,抑制肝纤维增生,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柴胡保护肝细胞,使胶原蛋白总量及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含量及其合成受到抑制,并有利胆作用 。郁金可抑制肝损伤大鼠的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提高血浆总蛋白含量 。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
【方八】软肝缩脾方(赵绍琴经验方)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柴胡6克,黄芩10克,蝉衣6克,白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水红花子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20克,生大黄1克,焦三仙各10克 。
【功用】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 。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
【方解】方中用升降散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 。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内热;水红花子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胃肠;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 。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多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
【药理】黄芩具有利胆、保肝作用,可显著抑制实验动物血清谷草、谷丙转氨酶 。鳖甲能抑制肝脾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大黄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并具有保肝作用,可使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明显减轻,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利胆退黄 。
【用法】水煎服,日1剂 。
【方九】综合治肝汤(段英廉经验方)
【出处】《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
【组成】党参、黄芪、黑丑、杏仁、五味子、远志、干姜、桂枝、黄芩、蒲公英、丁香各10克,知母20克,生地黄35克 。
【功用】清郁热,通经络,升降并调 。
【主治】臌胀(肝硬化腹水) 。症见形衰神疲,面色黯黑,睛黄唇紫,腹大如鼓,脉络怒张,手掌部见有赤色丝纹 。舌苔厚腻,脉弦涩,重按无力 。
【方解】方中远志、干姜、桂枝达肝郁;黄芩、蒲公英、知母清肝热且防止上药辛热之性;生地黄、丁香滋肾阴、温肾阳,扶助肾之功能;党参、黄芪补中气,健脾胃、升清阳;黑丑、杏仁利尿,疏利以降浊气 。此乃升降相因,攻补兼施之意 。
妙用五味子酸敛养阴,且防辛散之药散发太过,散敛同用,固护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