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故事|13岁少女“荒岛求生”,知道真相后,网友却吵翻了( 二 )


可是 , 慢慢地 , 他突然变得敏感、冲动起来 。 有时候不知道哪句话就把他惹毛了 。
其实 , 孩子自己也不想这样的 。
青春期是孩子逐渐摆脱父母、走向成人的过程 , 这一过程 ,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
他们渴望获得独立、渴望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 。
但由于儿童心理模式被打破 , 成熟的心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 青春期的孩子才会任性叛逆 。
就像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
一旦情绪过激 , 孩子往往会不计后果 。
青春期孩子面临的压力 , 是我们很难想象的 。 他们外表叛逆 , 内心却是迷茫无助的 。
麦家回忆儿子的青春期时 , 深有感触地说过:
“陪伴他 , 说得难听一点 , 就是陪伴一头小老虎 , 你得小心翼翼 。 ”
如果父母再用对付小孩子那一套 , 显然不好使了 。
很多时候 , 青春期 , 孩子已经变了 , 父母还没有跟上 。
有远见的家长 , 不会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青春期的孩子 , 常常让父母头疼 。
许多父母不是被孩子气得快要发疯 , 就是分分钟都在怀疑人生 。
邓超参加一档节目时 , 谈起青春期 , 曾经说过——
“我叛逆到令人发指” 。
那时候 , 邓超特别另类 , 追求个性 。
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 打耳洞 , 染头发 , 穿奇装异服 , 还曾经离家出走 。
他还曾经质疑考大学的意义 , 对父母的劝告压根不放在心上 。
整个青春期 , 邓超和父母一直是拧巴的 , 他执着于和父母对着干 。
一开始 , 父亲看到邓超如此顽劣不堪 , 能做的只有希望“打醒”他 。 可这却引发了邓超的超强的叛逆心理 。
当父亲又一次因为他的“不学好”打他的时候 , 邓超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 一个人跑到广州待了大半个月 。
在他离家出走的日子里 , 父亲后悔得整夜睡不着觉 。
后来 , 有人说邓超去了广东 , 夫妻二人又带着辛苦攒下的积蓄去广东寻找邓超 。
半个月后 , 终于在东莞的一家歌舞厅里找到了邓超 。
父子再度相见时 , 父亲的头发已经白了 。
后来 , 父亲一改之前的教育方式 , 试着和他当一个“朋友” 。 不再逼着他做不喜欢的事 , 而是去引导他、鼓励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
邓超喜欢跳舞和表演 , 爸爸就鼓励他考中戏 。
“试试看 , 万一走狗屎运呢?”
“如果不行 , 我们就逛逛北京 , 看长城去!”
如今 , 已经当了爸爸的邓超 , 回头看自己的青春期 , 才明白父亲用怎样的包容和陪伴 , 带着他走出青春的迷途 。
青春期的孩子 , “理智”战胜不了“情感” , 很容易冲动 。
他们虽然不够成熟 , 所做的事情也不一定正确 , 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思想 , 软硬不吃 , 打骂不服 。
如果父母强硬施压 , 他们也会和父母一直对着干 。
有句话说: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 和父母都必有一战 , 如果孩子赢了 , 是喜剧 。 如果父母赢了 , 是悲剧 。 ”
有远见的家长 , 不会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 先“稳住”孩子再说 。
因为 , 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 , 你有多对 , 就有多错 。
赢得青春期孩子的最好方法 , 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 , 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
让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撑中 , 找到归属感 。
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 孩子才会自发地想要变好 。
青春期 , 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 ,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两个最敏感阶段 。
第一个阶段是6岁之前的童年期 。
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 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 , 或做了有益的铺垫 , 或埋下了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