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害空姐”案件告破 滴滴空姐事件详细介绍( 二 )


——司机和平台没有黏性,而且前者是稀缺资源 。
当网约车平台的竞争要塞是对司机的抢夺,必然不会自发在注册认证环节就设置过高的门槛 。如果网约车的竞争业态不改变,就算没有滴滴,司机的审核漏洞还是可能在其他网约车平台出现 。
此次恶性事件的发酵,让乘客开始关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关注的点不再只是前往目的地,还有人身安全 。这或许可以倒逼网约车入局者不只是重视司机的“数量”,还需要有“质量” 。当各家对司机的审核诉求基本一致时,或能进入良性循环 。
而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最刚性的诉求是接单 。当用户对打车的“安全”意识提升,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系数更高的网约车时,司机就需要进一步在平台沉淀更多可信数据,让平台为其背书,这样司机和平台的黏性就有了 。
其实此前滴滴也做了不少事,希望能够增加司机黏性,比如从新能源车上探索成本的降低,给司机提供融资租赁、汽车金融业务,延伸到汽车后市场等 。
但这些布局能在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中起作用,而一旦“城门失火”,比如美团打车进入后争抢司机,就容易因为司机和平台缺乏黏性而陷入被动 。这也是滴滴面临的竞争困局之一 。
当用户诉求从“更快速打到车”变为“更安全、快速打到车”,司机的话语权就会变弱,就会更依赖平台,平台也能更有效“控制人” 。
这或许可以让滴滴找到新的壁垒 。对其他网约车平台也不外如是 。
【“滴滴司机害空姐”案件告破 滴滴空姐事件详细介绍】但总归说,对于体量庞大的网约车平台,都应该进一步审视自身价值 。不管“安全”是否能够成为构建壁垒的契机,更好管理乃至杜绝类似事情,都是其责无旁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