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孩子做智力测验吗?


你会给孩子做智力测验吗?

文章插图
看到一则报道,说安徽芜湖市某小学一位13岁的少年,在升中学前接受了区教委主持的“智力测验”,结果被判定为“弱智”而被学校拒之门外 。于是,学生家长愤然将该小学和主持这次测验的教委推上了被告席,最终家长不仅赢了官司,孩子也上了中学 。不过,孩子家长表示,此案虽已结束,但如果这份“弱智”结论书今后对孩子入学、就业等继续造成麻烦,他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
这类问题近来频繁出现,是应该引起人们对“智力测验”这一问题的深思和正确认识的时候了 。
智力怎么测
智力测验有什么用?可靠不可靠?长期以来人们争论很大,尤其近来“弱智判定”等问题不断引起争议,甚至有人对智力测验本身也提出质疑和排斥 。其实,人的心理相当复杂,一般难用数量化的东西说明它的本质,各种心理测验所测得的东西只不过是个相对的数值 。智力测验所测得的结果也只是一种趋势,并非一是一、二是二那么绝对 。
目前用于儿童智力诊断的测验工具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法国人比奈和他的学生西蒙于1904年研制出来的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另一个是40年代美国人韦克斯勒研制出的儿童智力量表,简称韦氏幼儿智力量表(3~6岁儿童用)和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6~16岁少儿用),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工具 。我国医学界和教育界大都用后者的修订版来检查测定儿童智力,测得的结果即为大家所熟悉的智商(也叫IQ) 。
【你会给孩子做智力测验吗?】韦氏测验侧重测试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最终得出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全智商 。从神经心理角度来讲,语言和操作智商大致反映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 。如果语言和操作智商间出现较大差异,可能意味着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另外,广义的智力测验还包括成就测验和性向测验,前者指个人完成训练之后,对其做出训练的评价,主要是测他当时的知识及技能水平;后者是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 。
“标签”随意贴不得
儿童自出生起一直到长大成人,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状态,智力也是如此 。作为智力的物质基础——中枢神经系统,一般到18岁左右才完成髓鞘化,即达到成熟程度,所以,此前测得的智商数很难预测成人后的智力水平 。比如,一个10岁儿童做智力测验所得到的智商,只反映这个儿童当时的相对能力或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智商还可能会提高 。
何况,测试时儿童的配合程度、情绪状态、注意力集中程度、身体状况、测试场景、施测人员态度等因素均能影响测试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 。
另外,有些儿童所测结果即使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存在智力结构不平衡,导致学习困难,如“特殊性学习障碍”的儿童便是如此 。因此,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对儿童进行智测前要慎重考虑:为什么测,到哪里测,怎么看待测试结果,怎样对待被测儿童等 。施测人员对测试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随意解释结果,更不可轻易进行判定和贴“标签” 。
滥贴“标签”会给被测儿童带来灾难性后果 。
智力测验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源于非专业机构和非专业人员对测验的不当应用 。正如医学检查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实施一样,智力测验也必须由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员操作进行,测试结果必须由专业人员(如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解释 。当然,要让这些严格标准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好的办法是制定相关的行业法规 。
智测无须成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