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恩:黄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三 )


一型往往生后发生黄疸 , 高的是20-50mg , 这样孩子容易发生脑病 , 所谓核黄疸 , 这就是因为间接胆红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 是一种疏水性的 , 不溶解水里但是溶入脂肪类物质 , 也就是融在神经细胞和的膜进入细胞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坏 , 小孩子抽风、呕吐、尖声怪叫 , 这就叫核黄疸 , 因为在大脑若干细胞核的群都被间接胆红素所侵害 , 所以叫核黄疸 , 这愈后也是很不好的 。
它的年龄发生都是生后到2岁 , 病情很重 , 发生核黄疸往往不能救治的 。
二型轻一些 , 还可以存活时间长一些 , 它和Gilbert综合症都是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问题 , 只是缺如还是某种程度减少造成临床表现完全一样 。说这么多主要还是要和病毒性肝炎相区别 , 区别不清就做一个肝穿刺的病理活检 , 就可以看出病理上肝脏没有明显问题 , 但是这个小孩子神经系统结构里可看出来 , 在海马、小脑、脑干都有神经细胞的损伤 。
刚才说的属于间接胆红素最高症 , 现在说第二类直接胆红素增高症 , 遇见这样的病人他的特点当然有黄疸 , 这是因为血浆或血清里面直接胆红素增高 , 肝脏能够把间接胆红素摄取运送到内质网 , 使它转变为直接胆红素 , 但是直接胆红素由于以下的原因增高 , 增高以后在临床上查血里面总胆红素是高的 , 里面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这里需要强调这个 , 和刚才间接胆红素增高症的区别 , 在于它的直接胆红素肯定增高 , 在这同时因为疾病的性质也可以有一些间接胆红素的增高 。
1 。这时候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比例可以是1:
1 , 尽管是1:
1有一定非结合的间接胆红素 , 但直接胆红素都高了 , 这样都诊断为直接胆红素增高症 , 这就不是刚才一类病人 , 尽管也有间接胆红素增高 。造成直接胆红素增高有以下原因 。
第一个临床是肝细胞性的黄疸 , 这可以由急慢性肝炎、甚至酒精中毒、蘑菇中毒等其他肝脏病 , 这些直接胆红素增高发生的基础是肝细胞发生了病变、炎症甚至于破坏小胆管里面微胆管里面直接胆红素 , 可以逆流到血里面 , 这就是肝细胞性的 。
我们应该注意的也是要详细解释就是肝内胆汁淤积 , 肝外和肝内胆汁淤积合称胆汁淤积 , 这首先有肝内胆汁淤积 , 相对来说也有肝外引起的 , 肝内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可以发生在肝炎 , 肝硬化的基础上 , 还有胆汁淤积性疾病 , 原发性硬发性胆管炎 , 还有充血性心衰 , 下面两种都有遗传性的问题 , 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或妊娠胆汁淤积 , 他们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肝脏或肝细胞或微胆管发生了病变 , 这和肝炎肝细胞的破坏 , 胆汁逆流不是一样的事情 。
肝外胆汁淤积比较容易诊断 , 胆石引起堵塞 , 胆管肿瘤 。肝内囊管囊性扩张 , 有囊性变扩张的地方就造成黄疸 , 还有胆管狭窄 。这里面也有先天性的病 , 要注意Dubin-Johnson综合症 , 这不同于Gilbert的综合症 , 是直接胆红素增高 , 它发生的原因不在于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 这是正常的 , 而在于直接胆红素生成以后 , 派到微胆管里的机制发生障碍 , 发生了然后造成直接胆固醇增高 , 可以由3毫克、5毫克甚至8毫克的胆红素在血清里面 , 也有一些症状 , 这样的病人更可以误诊为肝炎 , 肝硬化发生的黄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