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咽炎:滋养肺肾是关键


儿童慢性咽炎:滋养肺肾是关键

文章插图
慢性咽炎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其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 。治宜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 。
【儿童慢性咽炎:滋养肺肾是关键】慢性咽炎也是成人和儿童都容易患的病,一般与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等症一起出现 。
我曾接诊过一个刚10岁的孩子,由于体质虚弱,经常感冒,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 。
感冒一发作,咽炎和扁桃体炎就发作 。经常打喷嚏、流鼻涕,有口干咽干、咽痛、鼻腔痒、眼睛痒、鼻塞、呼吸困难的感觉 。有时咳嗽严重,伴发热 。出汗很多,精神不振,食欲一般,小便大便正常 。据他父亲讲,孩子的扁桃体炎已经有3年 。
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病程较长,常因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成慢性,或因慢性鼻炎、鼻窦炎的长期刺激,或长期偏嗜辛辣厚味、饮料等,或食积、便秘等诱因导致发病 。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或干燥性咽炎 。
患儿咽部可有各种不适的感觉,尤以咽部异物感最明显,常诉说咽中似有异物阻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伴有咽痒、灼热、干燥、疼痛等,检查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散在的米粒状,或融合成块状,常有分泌物附着 。由于增生物、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短促、频繁的咳嗽、清嗓,甚至恶心呕吐 。
慢性咽炎在中医上属于虚火喉痹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典籍中已有记载 。汉代的著名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还分别提出,用中药散吹咽喉及口服汤剂等方法来治疗此病 。
慢性咽炎病程绵长,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以治本,解毒消炎,生津润燥以治标,防治并重,去除病因,使邪去病愈 。
中医防治慢性咽炎效果显著,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内治、外治、按摩、饮食疗法等 。利用这些方法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
内治方面,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即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不同的中药汤剂口服 。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可见咽部灼热微痛,或咽喉梗阻感,干咳少痰,或手脚心发热、口干、唾液减少等 。可用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白芍、生地各15克,丹皮、浙贝各12克,薄荷6克,甘草5克;或知柏地黄汤: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知母、黄柏、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2克 。
脾胃虚弱、咽喉失养证:可见咽部有黏痰感,或伴有反酸嗳气易恶心,且平时胃口欠佳,倦怠无力 。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20克,法半夏、郁金各12克,柴胡、枳壳、白术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 。
痰凝血淤、结聚咽喉证:可见咽部有黏痰感,或有异物感,易恶心,又有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淤点 。可用贝母瓜萎散加减:浙贝、瓜蒌皮、天花粉、茯苓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橘红、桔梗各10克 。
脾肾阳虚、咽失温煦证:可见咽部有异物感,哽哽不利,痰涎稀白,且胃口差,腹胀拉稀,腰酸怕冷 。可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红参5~10克,杜仲15克,白术、法半夏各12克,干姜、熟附片各8克,陈皮5克,甘草3克 。
如不方便煎药,还可到药房购买一些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玄麦甘桔胶囊等 。
对于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者可用麻黄汤内服 。发热重,恶寒轻者则有银翘散内服,亦可用牛黄解毒丸、解毒消炎丸、六神丸内服 。局部可用冰硼散或锡类散吹入咽中 。
另外,家长亦可辨证用按摩疗法为孩子治疗,对于外感风热型,主要症状是咽干、咽痛、咽部灼热,可伴有发热,微恶风或恶寒,时有咳嗽,痰黏难咯 。常用手法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按揉大椎300次,热重可蘸酒直擦背部2分钟,推涌泉200次;肺胃热盛型,主要症状是咽部红肿热痛,吞咽困难,伴高热,口渴欲饮水,咳嗽,咳痰黄稠,大便秘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