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你的宝宝最怕什么


TOP6 黑暗
案例:
陆洋6岁了,不敢一个人睡觉,或者说是不敢一个人在黑暗中睡觉 。
他一走进黑房间,就大叫“妈妈有鬼,有鬼”或者说“妈妈里面有大灰狼要咬我”,反正是什么恐怖他就说有什么 。
多发生年龄:
2-8岁
分析:孩子的恐惧感源自大脑丰富的想象,因为在黑暗中他们无法看清楚周围的东西,他们就对自己想象的事物深信不疑,光凭解释是无法说服他们的 。加上有的父母有时候喜欢以把孩子独自关在黑房子里作为惩罚手段,长此以往,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就会加强 。
爸妈妙计:
父母可以陪伴宝宝到他睡着,并亮一盏小夜灯在孩子的房间里 。
挂一把充气宝剑在宝宝的房间里,给宝宝壮胆 。
TOP7 小动物
案例:
一凡正在小区的喷水池边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一只小狗经过他身边,一凡站住不动了 。他屏住呼吸,小脸涨的通红,死死的盯住那只狗,生怕那只狗来碰他一下 。
多发年龄:
2-6岁
分析:宝宝进入智力快速发育阶段以后,思维很活跃,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 。
一些我们大人认为是非常可爱和友善的物体在他眼里却成了可怕的庞然大物 。他们觉得,这些不熟悉的物体对他们充满了威胁 。
爸妈妙计:
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如小狗,小猫,让孩子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 。
给孩子看《动物世界》或《天线宝宝》这样的片子,从视觉上接受小动物 。
TOP8 小丑
案例:颖儿第一次去游乐园玩 。过山车、碰碰船、海盗船,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让她玩得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突然,她看到了一样奇怪的物体,正在向她靠近,是——小丑 。眼看着小丑那画着大大白白的眼睛的脸向她越来越靠近,越来越靠近,颖儿终于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
多发年龄:
1-6岁
分析:
大人一直会以为马戏团的小丑表演会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其实那张夸张的小丑的脸,在孩子眼中一点都不可爱,甚至可以说是一张扭曲变形的脸,充满了恐怖色彩 。
爸妈妙计:
大人平时可以有意识的装鬼脸给宝宝看,或者鼓励宝宝自己也模仿大人做一些鬼脸 。
买一些能够在脸上涂的油彩和宝宝玩化装游戏,然后告诉她,她见到的小丑就是这样在脸上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不化装的时候,小丑还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
TOP9 死人
案例:非典时期,小南妈不敢让小南老是看电视 。那段时间的电视里常会出现被单裹着头的死人画面,小南一看见,就会用小手蒙住眼睛,吓的不敢睁开眼睛,甚至有时候晚上还会做噩梦呢!
多发年龄:
4-8岁
分析:害怕死人,是较大的孩子才会产生的恐惧心理 。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水平,也会对死亡的意义有了粗浅的了解,所以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出害怕死人、害怕死亡的心理 。
爸妈妙计:
和宝宝玩战争游戏,然后扮演被宝宝打死的死人,当宝宝来摇你的时候,你就说“死人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死人是不会伤害人的” 。
TOP10 重大事故的重演
案例:去年的车祸里,小米失去了亲爱的爸爸 。尽管车祸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可是这件事对小米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她至今仍然坚持不肯坐和发生车祸的车一样颜色的黑色小汽车外出,害怕发生同样的车祸那一幕 。除了这,她还不能见到身边有黑色的小汽车,看到后,她就会蒙住眼睛或者转身而逃 。
多发年龄:
3-12岁
分析:弗洛尹德说过:儿童因为幼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而产生的恐惧和心理阴影会从他的童年一直延续到成年,会从潜意识里影响他长大成人后的一些行为 。所以虽然这种类型的害怕比较少出现,但是却是最严重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导致孩子有心理问题和病态表现的一种 。孩子在经历过这种事件后,情绪变得焦虑,喜怒哀乐也变得和正常孩子不大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