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萌主妈咪育儿经(原创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我用尽了全力 , 过着平凡的一生”——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在英国BBC有一档大型纪律片节目《人生七年》 , 这档节目耗时长达56年只记录了14个孩子 , 却引起了世人的轰动 , 节目播出后连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模仿 。
节目中的14位主角生活背景、家庭贫富、教育水平都存在差异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事情 , 就是从7岁那年开始接受采访 , 从那以后每隔7年会再次接受采访 , 而导演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的梦想是什么”?
7岁时他们的回答是水手、棒球运动员、大明星......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56岁、63岁 , 每一个7年他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到最后一年63岁时已经退休养老 。
导演再次登门拜访这些老人家时 , 问了一个问题“你7岁时的梦想实现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 14位孩子没有一位活成了自己7岁时想成为的模样 。
导演又问“那你后悔吗”?
14位受访者的回答却是清一色的“不后悔 , 我对自己平凡的一生很满足”!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章图片
孩子终将平凡 , 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谁小时候还不是怀揣梦想 , 觉得自己的一生金灿灿的?残酷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 迎接自己一生的终将是平凡 。
小时候梦想很伟大 , 长大了才知道现实很扎心 。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章图片
英国BBC历时56年追踪14个孩子告诫我们 , 不论童年、少年、中年有多么伟大的梦想 , 90%都会成为拿工资的普通人 , 9%的人事业小成、只有1%的人能够拔尖 , 绝大部分人的未来都会走向平凡 。
正如父母对待孩子 , 每位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国家栋梁、开公司、出人头地、载入史册 。
在孩子童年的时候学习绘画 , “我家孩子将来肯定是梵高一样的大画家”;当孩子学习跳舞时 , “我家孩子将来是顶尖的舞蹈家”;当孩子考试成绩不错时 , “我家孩子肯定是天生的科学家”......孩子长大后却都成为了普通人 。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章图片
你那么平凡 , 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作家吴念真的儿子数学成绩很差 , 妻子经常因此吼叫孩子 。
吴念真问妻子“你以前读书的时候 , 数学成绩怎么样啊”?
妻子回答“不好”!
吴念真说“我也是 , 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后来 , 夫妻两人想通了 , 自己都很平凡 , 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十分完美呢?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章图片
“你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是每位父母都不愿意面对的现实 , 可到最后终将面对 , 甚至为时已晚 。
比如:近期热播的《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 , 从小受妈妈的管制约束 , 为了摆脱妈妈安排的名校命运 , 高考时故意少填了一张答题卡 。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你能别再逼我了吗”是现代无数孩子的心声 , 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 , 当孩子越长大越平凡时又接受不了 , 毁掉了亲子情亲甚至孩子的生命 。
56年追踪14个孩子,结果扎心了:你那么平凡,凭什么孩子非得完美
文章图片
如果孩子终将平凡 , 怎样才能让他们幸福?
父母希望孩子优秀 , 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一生富足幸福 。
可是 , “第一名”只有一个 , 第二名、第三名......倒数第一的孩子就不值得幸福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