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感冒怎么办?


孩子养育得好,感冒就会少 。有的孩子抵抗力差,总是反复感冒,家长只能不断抱着宝宝跑医院 。感冒虽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根本办法,东汉时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研究感冒该怎么防治,感冒怎么演变成其他毛病的 。
【小儿反复感冒怎么办?】感冒尽可能用中药
小儿感冒一般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大部分孩子是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喉咙发干,流鼻涕,咳嗽等,一般没并发症,四五天就好了 。也有比较厉害的,称之谓流感 。高热、寒战、浑身酸痛,传染性很强 。
国外一般主张感冒不吃药,就是休息喝水 。国内有种说法,感冒应尽快治疗,早日康复 。到底哪种做法更好?其实,体质壮实的人感冒了,可以不吃药,三五天可能就好 。对有基础疾病的人,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要及时吃药 。所以感冒吃不吃药要因人而异 。
如果主张早点吃药,吃西药还是中药?因为90%感冒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没用 。尽可能用中药,中草药抗病毒还是很有效的 。不要动不动就挂盐水用抗生素 。
此时多为暑湿感冒
最近一段时间暑气渐重,湿度增高,是典型黄梅天气候,感冒的孩子较多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微博上说孩子感冒喝葱白水发汗就能治好,是不是真的?”其实,中医常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别,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不同,葱白水主要对风寒感冒有用,而现在的天气,得暑湿感冒的孩子最多 。孩子得了感冒,怎么判断是哪型?最可靠的还是请医生判断,不过,也有一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家长区分 。
风寒感冒:多因受凉或受风寒引起,如洗澡、游泳后着凉等,常见症状为手脚冰凉,怕冷,面色苍白,发热但温度不高,出汗不多或不出汗,舌苔白,喉咙不红或微红等 。风寒感冒的孩子可以喝点葱豉汤(葱白+豆豉)辛温解表 。
风热感冒:江南地区孩子多数是这类型,感受风热引起,俗称“热伤风”,小孩风寒感冒一两天后也常会转为风热 。症状为发热较高、喉咙充血,扁桃体肿大,舌苔薄黄,有汗等 。治疗应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可吃些清开灵冲剂或胶囊 。
暑湿感冒:这是如今最多见的感冒 。过早开空调、用竹席 。症状为四肢困倦,头痛,胃口差,发热多汗,舌苔白滑腻,恶心呕吐等 。藿香正气胶囊就针对于此 。
如果新生儿感冒后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影响喂奶,睡眠也不安宁,可能着凉了 。
一般不主张用药治疗 。可用“葱豉汤”,用葱白(新鲜)三个,拍碎,豆豉10g,用母乳或牛乳煎汁喂,每天4次,每次20毫升,连用两三天 。同时要注意保暖,鼻涕堵塞时可用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鼻腔,慎用滴鼻液 。
烧“抽筋”先按四穴位
小儿感冒时由于体温骤升,容易发生惊厥,这种情况中医称为“感冒夹惊”,多见于1~3周岁的小儿 。
孩子惊厥,应先让他及时苏醒 。惊厥时间越长,脑缺氧越久,越容易留下后遗症 。常见的后遗症就是癫痫 。孩子惊厥后家长可依次指掐几个穴位,如人中穴(鼻唇沟上三分之一处)、中冲穴(两中指的指尖中心)、合谷穴(虎口处)、涌泉穴(足心处) 。
一般掐1~2分钟后就会苏醒,然后再送医院 。如果确诊为高热惊厥的孩子,容易在下次感冒发热时又抽搐,要注意预防,感冒要及早治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药羚羊角,这是一味很好的止痉与退热药,既可预防又可治疗高热惊厥,每次可吞服粉剂0.3g 。
一日1~2次 。
链接
俞景茂推荐家长收藏一份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太子参6g、柴胡4.5g、黄芩6g、法半夏6g、桂枝3g、赤芍6g、蝉衣3g、丹参6g、炙甘草3g、红枣12g 。以上为3岁小儿1日量,先将药物用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武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汁煎煮10~15分钟,2次药汁合计160~200毫升,分2~3次口服 。此方可用于呼吸道急性感染基本控制后调理体质用,方中剂量可随小儿年龄、体重适当增减,疗程一般为2~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