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辨清良恶


宝宝黄疸辨清良恶

文章插图
新生儿时期出现黄疸是一种常见现象 , 但有良恶之分 。父母需细细分辨 , 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良性黄疸安然无恙良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2~3天后 , 面部、颈及躯干等处的皮肤发黄 , 一般持续7~10天消失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 , 是胎儿在母体内由于骨髓发育、造血器官功能以及机体对氧代谢的需要 ,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较多 。
出生后随着肺呼吸的建立和血液循环模式的改变 , 血液中的氧含量升高 , 此时体内已不需要过多的红细胞 , 加上胎儿红细胞的寿命较短 , 这样在出生后短时间内有众多的红细胞破坏 , 其中部分血红蛋白变成了胆红素 。由于新生儿血清中白蛋白较少 , 肝脏发育和肝功能也不完善 , 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较差 , 同时肠壁对胆红素吸收增加 , 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多而染黄巩膜(白眼珠)和皮肤 。
50%以上新生的成熟儿 , 80%早产儿会出现黄疸 。所以说宝宝出现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 。妈妈应及早母乳喂养 , 随饿随喂 , 还可喂点葡萄糖水 , 防止发生低血糖;冬春季节要防寒保暖 。这样可使宝宝安然渡过黄疸期 , 不影响健康及智力发育 。恶性黄疸来者不善如果某些疾病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 ,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也会大大超过生理性黄疸水平 , 当血中胆红素超过220~255微摩/升 , 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就会出现病理性黄疸 。
宝宝多在出生24小时后 , 出现颜色较深的黄疸 , 进展迅速 , 孩子全身皮肤呈金黄色 , 连泪液、尿液也是黄的 , 黄疸持续超过2周 , 有的患儿甚至延迟2~3个月 ,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 。引起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因素一是新生儿溶血病 。常见的原因是母子血型不合 , 如果是ABO血型不合 , 称为ABO溶血病 , 我国发生率为2%~2.5% , 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 。
如果是Rh血型不合则称Rh溶血病 , 我国汉族发病较少 , 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发病率稍高 。这种病可引起多次死胎 , 或引发早产、胎儿水肿 , 严重的可发生新生儿核黄疸而夭亡 , 应引起重视 。
二是红细胞酶缺陷病 。最常见的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 , 又称蚕豆病 , 是一种遗传病 。由于体内缺陷这种酶 , 红细胞就易遭到某些氧化物破坏 , 发生黄疸合并贫血 。此病在我国南方发病率可高达6%~10% , 主要是两广、云贵、海南、四川、香港及台湾等地 。
【宝宝黄疸辨清良恶】三是围产期因素 。如早产、钳产或吸引产等 , 造成婴儿损伤、胎儿窒息、胎儿头颅血肿 , 产前使用催产素、新生儿硬肿症、低血糖及吸入性肺炎等 , 均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四是感染 。主要因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而导致黄疸发生 。在病理性黄疸中 , 最凶险的是“核黄疸” 。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还不完善 , 有害物质较易穿过 。新生儿胆红素产生得又多又快 , 加上肝功能未成熟 , 没有足够的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 , 未结合胆红素(或称间接胆红素)就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 尤其是侵入脑组织的基底核 , 毒害脑神经细胞 , 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 引起胆红素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