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烂牙”不治或埋大隐患


“小烂牙”不治或埋大隐患

文章插图
●5岁组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66%,龋齿患病率居世界高位
●家长应为孩子的口腔维护树立榜样,坚持每日刷牙、定期检查
●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越多,患龋齿的危险性就越大 。建议家长在进行安慰性给糖时一定要把握好次数和时间,控制小孩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
一年一度的爱牙日临近,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是“呵护孩子,预防龋齿”,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 。据专家介绍,于近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5岁组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66%,龋齿患病率居世界高位 。
专家临床观察发现,龋齿的出现跟孩子牙齿的质地、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数量以及吃甜食的频率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
如果三个因素都存在,一般龋齿患病率都会比较高 。而长有“小烂牙”的小朋友若未及时治疗和适当护理,除了局部咀嚼功能降低、恒牙萌出时间和顺序易改变并引起日后牙列不齐、形态不佳、口腔黏膜软组织易损伤之外,也可对全身的发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龋齿转化为根尖周炎仍未及时治疗的孩子,会增大患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多种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应引起家长重视 。
现象:
5岁孩子烂几颗牙很常见
每到节假日或周末,广东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经常早早就预约满了 。候诊区经常可见捂着腮帮子喊痛的小病号,或是一笑就露出几颗黑牙的“烂牙仔”、“烂牙妹” 。
“你们可能都想象不到,现在五六岁孩子烂七八颗牙的很常见 。有的孩子甚至满嘴找不到一颗好牙,20颗乳牙全都患龋病了 。”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黄少宏告诉采访人员,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5岁儿童人群组的龋齿患病率高达66%,龋齿患病率居世界高位 。
调查发现,全国72%的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有11%的儿童经常在睡前进食含糖食品 。这些食品除了糖之外,最常见的是各种饮料,有些孩子基本将饮料当水喝,睡前或半夜醒来口渴也照喝不误 。而在口腔清洁方面,这类小患者平时刷牙基本都马马虎虎,甚至很不情愿,有意无意地“忘记了”,父母也不太理会 。同样以5岁儿童人群组为例,3岁以前开始刷牙的仅13%,每天刷牙两次的仅22% 。
还有20%的5岁儿童不刷牙 。
一般拖到出现难忍的疼痛症状而不得不上医院处理时,孩子一张开口,经常都可以看到明显的“牙洞”,牙齿早已龋坏了 。
解读:
三大因素导致龋病为祸
据黄少宏介绍,临床观察发现,龋齿的出现跟孩子牙齿的质地、口腔内致龋细菌的数量以及吃甜食的频率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1.牙齿质地是致龋的“先天因素”:
一般乳牙的发育是从母亲怀孕第4~5周时开始,第14周时开始发生钙化,出生后1年内釉质完全钙化 。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母体钙、磷、氟、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缺乏以及低氧等,均可对乳牙钙化造成影响 。而天生釉质发育不良的牙齿,更容易使菌斑附着在其表面,使之成为龋病的易感因素 。
2.变形链球菌是致龋主要“凶手”:人的口腔中基本都有变形链球菌,它是导致龋病的主要细菌 。但有些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多,有些人数量少,口腔中变形链球菌数量多的人牙齿较容易受其“祸害” 。
3.含糖食品是致龋菌的“营养源”:大多数患龋病的孩子都喜欢含糖食品,而这类东西正是致龋菌赖以在口腔中生存和繁衍生殖的营养来源 。有糖有营养,细菌生长繁殖快,细菌数量自然增加,产生的代谢产物酸也多,牙齿就遭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