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抗病毒药不能预防手足口


又到了夏季手足口病高发季 。近日,有家长在网络论坛发帖询问是否服用抗病毒药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对此儿科专家提示,手足口病口服药物无法起到预防的作用,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意卫生、增强免疫力 。
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的信息显示,4月16日至22日,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例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 。其中手足口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 。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刘兆秋指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春夏季节正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
一般来说,患上手足口病的患儿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发热,持续2-3天 。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是手心、足心、口腔黏膜出现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小疙瘩,一般为淡红色、红色,小水疱里疱液很少,疱壁周围有一红晕 。口腔黏膜出现的疱疹疼痛明显,造成婴幼儿进食困难,流涎不止 。很多患儿同时在双侧膝盖、臀部出现淡红色、红色的小疙瘩 。手足口病发病后,各部位的水疱很快出现结痂,大部分患儿皮疹经过一周左右自然消退,不留瘢痕 。
口服药物预防无依据
手足口病具备传染性,因此很多家长十分担心孩子会被传染,想用各种措施去预防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某幼儿园要求宝宝吃抗病毒药物来预防手足口病,引起了很多家长关注 。口服药物到底是否可以预防手足口病呢?
刘兆秋表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对预防手足口病没有太大意义 。她表示,手足口病是经肠道感染的,引起的病毒很多,目前已知的有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由于病毒不具备唯一性,服用某种抗病毒药物来预防疾病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
她强调,手足口病患儿唾液、粪便、疱疹液中均含有大量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造成传播 。很多孩子可能并没有直接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却也会被感染 。
正确洗手增强免疫可预防
由于手足口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刘兆秋强调,对于儿童,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注意卫生和增强免疫力 。
她建议,家长一定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等给儿童洗手 。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专家还强调,预防疾病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家长在接触儿童前、替孩子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
【口服抗病毒药不能预防手足口】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本报采访人员朱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