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宝宝健康慎护理


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 。宝宝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与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因此,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维护宝宝健康十分重要 。
秋季添衣,别让宝宝穿太厚
俗话说“秋凉乱穿衣”,每到这个季节在大街上走一走,短袖、裙装、长袖、风衣、呢子衣……几乎各类服装都能看个遍 。就连成人出门前都要反复犹豫:我今天到底穿多少才合适呢?更别提那些宝宝了 。不过,专家提醒,适当给宝宝“秋冻”是大有裨益的 。
不同年龄宝宝秋冻“指标”不同
“秋冻”的时段主要是从立秋到立冬的三个月 。专家提醒,“秋冻”绝不是盲目地“冻”孩子,而要有一定标准 。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2-5℃时,孩子外出不必增加衣服 。如果室内外温差超过7℃,出门时就应及时加衣 。同时,如果昼夜温差小于8℃,宝宝还可以接受一些耐凉锻炼 。
一旦昼夜温差大于10℃时,就应该给宝宝及时添加衣服了 。
此外,不同年龄的宝贝“秋冻”都应有度 。
0-1岁的婴幼儿,入秋后衣被不要紧包紧裹,要宽松舒适,便于宝宝肢体活动 。当室温降至20℃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 。在同样的室温环境中,可以比大人减少一层衣被,因为孩子代谢旺盛,产热多 。
2-3岁的幼儿,秋天宜穿纯棉贴身线衣裤,易于吸汗 。
3岁以上的宝宝活动量大,不能过早穿厚衣、高领衣,活动时要穿便于脱换的运动衣 。
专家提醒,“秋冻”不仅指少穿衣服,还有在天气晴好时宝宝应多在户外活动,每天让宝宝出去玩1-2个小时,多晒太阳,提高耐寒力,增强免疫力 。另外秋季一日之内往往温差较大,宝宝的衣服最好是易穿脱的,要及时增减,不要怕麻烦 。
TIPS:如何判断宝宝该穿多少
【秋季来临宝宝健康慎护理】给宝宝“春捂秋冻”,都应该以手暖无汗为标准,家长要常检查宝宝的手、额头、后颈、锁骨、后背,如果手脚不凉、不出汗,说明衣物穿着合适 。锁骨温热时衣物刚好,后背有汗则是穿多了 。
秋季宝宝穿衣,还可以试试这套“算术法则”:将宝宝所有的衣服都按照度数来划分,例如一件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薄羽绒服是6℃,稍厚的棉衣是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薄外套是3℃,厚的单衣2℃,薄的单衣是1℃等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一件件加衣服,最终控制在26℃就可以 。
22+1+3=26,这样控制起来就很方便 。
强化营养,为孩子生长加“油”
孩子的营养本是一年四季都应关注的大事,何以在秋天特别强调呢?道理很简单,近100天的炎热气候使孩子的饮食与睡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育的速度明显减慢 。有调查资料为证:
儿童9月份的血色素普遍低于5月份,身高与体重的增长则是一年中的最低点 。当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
专家提醒,秋季食物来源丰富,是调节宝宝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 。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中药效果的食物,如益肾润燥的芝麻、核桃,健脾养胃的栗子、桂圆肉,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等,这些食料很适合用来煮粥 。
此外,在保证合理的饮食情况下,一般没有必要给孩子另外吃补药和额外的营养品 。过多的服用这些往往会使孩子胃口呆滞,造成消化不良,发生腹泻、腹胀等症状,反而妨碍了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