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经验可能仅仅只是经验,并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对于任何一个小孩子来说 , 他们的世界都是相对于较为单纯的 , 小孩子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 , 正是因为这样 , 他们才不会去顾及别人的眼光和别人的想法 , 做的事情永远是我行我素 , 这也会让很多父母对此感到头疼 。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天真 , 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内 , 不存在这类事件 。
父母的经验可能仅仅只是经验,并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文章图片
经验之谈的背后都是父母的辛苦
记得之前有一部影片《玛莎和熊》 , 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 而看过影片之后 , 不少父母开始反思自己 。
这个影片的内容就是通过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与熊之间的互动 , 来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 ,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
当然 , 很多人也从玛莎和熊当中 , 悟出了一个道理 , 那就是父母的经验之谈 , 永远只能够成为父母的经验 , 它不可能通过父母的讲述 , 转变成孩子所能够理解的事物 , 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由孩子亲自来经历一遍 , 才能够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
记得影片当中有一个最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讲的孩子的蛀牙 。 孩子长蛀牙这件事情 , 大家一定也没有少见 , 毕竟小孩子都爱吃甜食 , 而长蛀牙又是其最大的危害 。
父母的经验可能仅仅只是经验,并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文章图片
但在玛莎和熊的这个影片当中 , 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
玛莎想要吃早餐 , 但这个早餐的内容是自己内心确定的甜食 , 糖果一类的东西是不被熊所允许的 , 因此熊给她做了两次早餐都被她否决了 , 一怒之下熊带着自己所做的早餐出去钓鱼了 , 只剩下玛莎一个人在家 。
当时的玛莎看到熊离开以后 , 也就想到了自己制作糖果的这一行为 , 于是她利用自己的机智做成了糖果 , 在家里吃得不亦乐乎 。
大熊因为给玛莎做早餐 , 所以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 最后去钓鱼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成功 , 因此十分不开心地回到了家 , 但打开门以后却发现 , 玛莎在家里面吃糖果 , 这让他十分的生气 , 立刻给她递上了一个牙刷让她刷牙 , 但玛莎却依旧吃了手上最后的那一个糖果 , 这就引发了牙疼 , 而蛀牙问题又让熊无可奈何 , 所以最终只能把玛莎送到医院 。
父母的经验可能仅仅只是经验,并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文章图片
这个影片的内容 ,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发生 , 但是最让人感到生动的是 , 熊对待玛莎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虽然熊的很多行为看似夸张 , 但其中不缺乏的就是对于玛莎的爱 。 无论玛莎是否耽误了他的时间 , 他没有因此而迁怒玛莎 , 只是自顾自地离开 , 而玛莎吃糖果引起蛀牙问题以后 , 他也积极地为玛莎寻求了办法 , 所以这与我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相似的 。
为什么熊和玛莎之间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其实这主要还是来自于认知上的偏差 。
对于玛莎来说 , 她想要吃糖果是当下最直观的感受 , 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她会做出一些让熊无法理解的举动 。
作为父母与孩子之间 , 不是依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很多父母也会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背道而驰 。 这里面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问题来自于认知偏差 。
父母的经验可能仅仅只是经验,并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捷径”
文章图片
父母与孩子的认知偏差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父母不了解这种认识偏差
什么叫做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