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季长高不能忽略5件事


揭晓5月长高最快的秘密
·春天是复苏的季节,人体在春季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长激素 。
·宝宝喜欢在和煦的阳光下进行跑跳活动,增加了对骨骼增长的良性刺激,使增殖能力得到加强,骨骼的生长速度迅速加快 。
容易忽略的5大生长因素
1.忽略阳光
错误做法:
5月天气渐热,阳光充沛,妈妈担心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宝宝,怕晒太阳会给宝宝的皮肤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经常把宝宝关在室内,或外出时给宝宝用遮阳伞、太阳帽 。
专家点评:生长离不开阳光,人体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的健全发育等 。忽略阳光照射,就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氨基酸丢失,反而影响宝宝长高 。
解决办法:科学晒太阳 。
晒太阳的科学方法
·每天让宝宝接受1~2小时的日照,多到户外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享受阳光的沐浴 。·隔着单层玻璃晒太阳,紫外线会减少60%,隔着双层玻璃的紫外线只剩20%,距窗口4米处的室内,紫外线仅为室外的2% 。·戴着帽子和手套晒太阳不科学 。晒太阳时,尽可能暴露皮肤,以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
2.忽略睡眠
错误做法:民间有个说法“一分精神一分福”,所以妈妈可能会觉得宝宝爱睡觉,就是精神不好的表现 。
专家点评:睡眠充足是保证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因为促使长高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过程中产生和释放的,而且,睡眠时的肌肉放松,也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 。
解决办法:
·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所需睡眠时间 。新生儿为16~20小时, 3岁以内的宝宝为12~14小时, 4~6岁约为11~12小时 。
·创造最好的睡眠环境 。灯光偏暗,消除噪音 。
3.忽略运动
错误做法:民间有种习惯,把宝宝捆绑得很紧,认为可以防“罗圈腿”,还能避免宝宝受到惊吓 。这些限制宝宝活动的做法,自然会影响生长发育 。相反,有的妈妈为了促进宝宝长个,过早地让宝宝学坐、学站、学走,结果适得其反 。不合理的运动可能会促成宝宝向畸形发展 。
专家点评:宝宝的活动、运动对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
运动可以增进食欲,保证睡眠质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长旺盛;
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运动后半小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峰 。特别是运动后的睡眠,生长激素分泌会呈脉冲式,都会加速宝宝的增长 。
解决办法:
·了解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 。宝宝的动作发育应与脊柱的发育相适应, 2~3个月的宝宝会抬头,6~7个月时能独坐,8~9个月时会爬,10~11个月时能站立,12~16个月时能走路 。如果没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地学坐、学站、学走,以免引起脊柱过度屈曲,这将影响宝宝的身高 。
·根据年龄选择不同的运动
1岁以内的宝宝: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 。主动运动,即帮助宝宝进行抬头、爬行、翻身的练习 。被动运动则是妈妈帮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 。
1~2岁的宝宝:练习跑跳、拍球、双腿跳 。
2~3岁的宝宝: 跳绳、蹦床、单腿跳 。
幼儿期:宜以调整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如过独木桥、舞蹈和结合游戏进行的跑跳等 。
少儿期:宜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做操、进行日光浴等 。
·选择益于生长的运动
弹跳运动:如跳绳、跳起摸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