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父母 , 多是80、90后 , 他们选择生二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 “将来自己走了 , 来两个孩子还能互相照应 , 相互扶持 , 将来是个伴儿 。 ”
这些父母有的是独生子女 , 有的是二胎家庭 , 他们往往会觉得 , 生二胎以后 , 两个孩子的就一定会互相照顾的 , 理想很美好 , 但是现实真的能如愿吗?
逃不过的农村“铁律” , 父母不在了 , 兄弟姐妹全都散了
祝阿姨今年60多的 , 女儿结婚4年 , 如今有一个小儿子 。 过节的时候 , 女儿带着儿子来看姥姥 , 聊天的时候 , 女儿说:“妈 , 我和老陈想要个二胎 。 ”祝阿姨没想到女儿能要二胎 , 愣了 , “不是妈说啊 , 这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 , 再生一个你会很累的 。 ”
文章图片
祝阿姨本身就是农村出身 , 她自己平凡 , 女儿一家也是普通的双职工家庭 , 现在女儿没工作 , 家里全靠女婿支撑 , 带孩子自然也是女儿的责任 。 大儿子刚两三岁 , 正是离不开人的时候 , 要是再生一个 , 一大一小可怎么带?女儿的理由是这样的:等自己没了 , 两个孩子能相互照应 。
祝阿姨笑话女儿想得还挺远 , 她说:“你看我兄弟姐妹5个 , 如今都各自生活 , 哪里照应到了 , 基本上都不联系了 。 你姥姥姥爷没了以后 , 我们几个各忙各的 , 这人呐 , 父母一旦走了 , 兄弟姐妹就都散了 。 ”
文章图片
女儿想了想 , 确实是这样的 , 大姨在外省 , 小姨嫁到了隔壁市以后 , 忙着带孙子也很少来往 。 尤其是姥姥去世以后 , 家里人的联系更少了 , 可以说是基本不联系了 。
姥姥姥爷虽然都是农民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孩子们都在城里买了楼 , 该结婚结婚 , 该出嫁出嫁 , 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老家父母身边聚一聚 , 父母就好像是他们相聚的唯一原因了 。
这是祝阿姨身为过来人的亲身体会 , 确实十分心酸 。 女儿想生二胎 , 主要是想陪大儿子 , 这么一说 , 她也得慎重考虑自己生二胎的事情了 。
老父亲生病 , 加速了这个家的“分崩离析”
张叔叔是个老职工了 , 家里一儿一女 , 一家四口一直生活在老旧的单元小区 , 儿子女儿成家后 , 有时候还聚一聚 , 但是随着孙子的出生 , 儿女觉得带孙子回老家太折腾 , 慢慢地也很少来往了 。
文章图片
年纪大了 , 年轻时候积累的病一下子全爆发出来 , 张爷爷病来如山倒 , 一下子住进了医院 。 住院费很高昂 , 张爷爷又没什么积蓄 , 自然要儿女出钱 。 但是因为住院费这件事 , 儿女吵架了很多次 , 无非就是你拿了多少钱 , 我又出了多少力 。
张爷爷看得心寒 , 却躺在床上无能为力 , 治了几天没治好 , 老人去世了 。 两个孩子已经因为住院费这件事闹翻了 , 如今父亲去世 , 更没了相聚的理由 , 母亲也是两家协商好了 , 一家照顾一年 。
为什么这么多的家庭 , 在父母走了之后 , 兄弟姐妹就不再联系了
古代的宗族式家庭 , 都是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 , 大家都是劲往一处使 , 看起来生活十分幸福 , 也很令人向往 , 但是现在生活不同了 , 亲情却淡了 。
父母作为亲情加持剂 , 起到了很大作用
“父母在 , 不远游 。 ”不管年龄多大 , 在爸妈面前永远是孩子 , 所以父母在 , 不管孩子是否成家 , 自己的根就在父母在的地方 。 现在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 , 父母都是农村人 , 孩子出来生活 , 自然就不会再回到农村 。
- 一诺千金是美德,“空头支票”害处大!教育孩子时,父母别不守信
- “中国妈妈”的事无巨细害娃不浅,这种环境下养大的孩子准没出息
- 爷爷老家带娃患上焦虑症:一听鸡叫就心慌,隔代亲成“罪魁祸首”
- 孩子的尿片必须在2岁之前戒掉吗?我们对“尿片”有太多的误解
- 宝宝的笑有“魔力”,爱笑的孩子健康更聪明,10个逗笑方法很管用
- 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善用“第三者效应”,更好解决亲子沟通问题
- “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盼望他实施“宝宝计划”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 不管父母有没有钱,这三种家庭,特别容易培养出“败家子”
- 中产阶级家庭给孩子报兴趣班:钢琴已“没落”,小众特长才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