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写字”从来不是一件随意而为之的事 , 这是一门艺术 , 是需要用心品味 , 从实践出真知的知识 。 因此当孩子在学习写字时 , 父母不要着急下定论 , 倘若你仔细观察字本身 , 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大陆” 。
班主任在群里多次强调:数字8别封口 , 不是没事找事 , 有科学依据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则信息 , 一位本科学历的宝妈收到了孩子老师的信息 , 当她看到之后有些不解 , 甚至觉得老师是没事找事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在群里多次强调:别告诉孩子数字“8”要封口 , 并且这件事情重复了3遍 。
作为有高等学历的宝妈来说 , 这显然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 , 难道自己这么多年的数字是白学了吗?但既然老师已经提出来了 , 找到问题的源头才能和她“叫板”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文章图片
于是宝妈去翻孩子的教科书 , 仔细观察之后发现:原来现在课本中的“8”真的不封口 , 有些惭愧的母亲感谢了老师的提醒 , 也觉得自己该实时更新观念和知识 , 否则时代抛弃你 , 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
虽然问题解决了 , 但很多家长依然会有疑问 , “8”不开口是什么时候的事 , 我怎么没学过呢?对于这个问题 , 其实不是老师没事找事 , 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
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遵循“从左到右 , 由上到下”的规律 , 倘若只观察数字的外在形象 , 而不在意笔画的顺序 , 那写出来的字就会让人产生歧义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文章图片
对于孩子而言 , 他们在刚学写字时 , 认为8就是由两个圆圈组成的 , 所以写出来的数字会歪歪扭扭 , 大小不均匀 。
随着他们长大 , 这便成了一种习惯 , 再加上大人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 所以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认为“8”是封口的 ,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曼德拉效应” 。
为何“曼德拉效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 难道记忆可以被“篡改”?
米老鼠穿没穿背带裤 , 自由女神像是哪只手举的火把?这些问题在大家脑子中会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 但在搜索之后去发现自己的记忆是错误的 。
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曼德拉效应” ,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关于这个理论有三种假说 , 看看你更倾向哪一种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文章图片
1)多元宇宙说 , 还有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物理学家在量子力学中发现 , 世间可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同的宇宙 , 也被称为“平行宇宙” , 在宇宙的那一头 , 会有一个更优秀的自己存在 , 而“自己之间的相互影响”便是曼德拉效应的成因 。
2)记忆虽然没被“篡改” , 但却发生了错乱
有人说虽然人类的记忆不曾被篡改 , 但在集体记忆中 , 人们的思考方式发生了改变 , 因此一些记忆就发生了错乱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
文章图片
3)人们的神经元出现了错误连接 , 导致记忆发生了更改
其实无论是哪种假说 , 都不可否认的是 , “曼德拉效应”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 因为错误的记忆换不来真知 ,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 , 只会耽误宝宝的学习能力 , 那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逃出“曼德拉效应”的陷阱呢?
孩子想要逃离“曼德拉效应”的陷阱 , 复盘是一个“秘密武器”
孩子想要在学习中摆脱“曼德拉效应” , 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学会“复盘” , 那该如何做呢?家长需要教会娃2个复盘技巧 。
班主任苦口婆心:别告诉孩子“8”要封口,不是没事找事,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