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兵器时代古典战车发展史( 三 )


郭固设想的战车偏向于重型野战兵器 。它在理论上攻守相宜、武器齐全 。所以提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也制作了样车进行试验 。但是最后,宋仁宗却并没有让郭固的战车投入到实战当中 。
这是因为,郭固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他却忽略了冷兵器时代战车投入使用的可行性 。首先,他的战车过于巨大笨重,一辆战车就要十四人推挽,推车的人数将近车上战斗人数的三倍 。一旦和西夏的骑兵展开作战,宋军的非战斗人员数量就十分巨大,这无疑增加了军队的战斗负担 。其次,一辆战车上一架床子弩、两弓、两弩的火力密度和杀伤效力根本不足以击退或迟滞敌方的重装骑兵冲击 。另外,虽然郭固的奏议中提到了骑兵,但是在宋仁宗时期马政败坏的情况下,宋朝是否有能力长期维持车战的用马是一个问题 。最后,骑兵固然用于追敌,但是一旦战车失去了骑兵的保护,在活动不便、非战斗人员数量巨大的情况下,进行战术移动是十分困难的 。
除了以上战术问题,郭固的战车还面临着一个环境不适的问题 。宁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有分布广泛的山地和丘陵,地表形态复杂 。根据2004 年的数据,宁夏地区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 。可以看出,宋军如若在这样的地形上使用战车,可展开作战的区域十分有限 。而骑兵在此地形上作战,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就更突出了战车本身的局限性 。可以说,宋仁宗弃战车而不用,实非对军事的轻视,而是看出战车不可用这一点后做出的决定 。后来,虽然宋军里陆续有人提出使用战车,但是都因环境问题而作罢 。
总体来说,秦汉以后,战车便通常与大规模骑兵协同作战 。唐代以后,随着中原政权马政的败坏以及骑兵战术、装备的崛起,再加上战车本身对于战场环境要求较高的局限性,在冷兵器时代的大环境下,古典型战车被淘汰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规律 。
【中国冷兵器时代古典战车发展史】本文摘选自《明帝国边防史:从土木堡之变到大凌河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