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突发意外的急救措施( 二 )


脊柱损伤后提倡“三人搬运法”
支持专家:河南省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和艳红
仅在上周,我就在急诊碰到了几例因意外伤害造成脊柱损伤的患者 。
这类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外伤史,如从高空坠落、受到重物撞击、出现交通事故等,患者随后会感到腰背部或颈椎处剧烈疼痛,特别是伴随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会同时伴有肢体麻木、运动功能出现障碍,有的人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大小便失控现象 。此类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很可能会导致瘫痪 。因此,在专业人员赶来之前,具备一定的急救常识很有必要 。
凡遭受剧烈意外伤害后,疑有脊柱损伤的患者,周围人应立即采取“三人搬运法”,即:
一人在前面托患者的肩背部,一人将手插到患者的腰骶部,第三个人则托患者的下肢和臀部,目的是保持病人的脊柱平直,然后将患者放至木板或比较平坦的硬物上,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切忌扭转病人,出现使患者脊柱过伸或过屈的搬运动作,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最后,在120急救人员赶到前应尽量帮助患者维持平直的姿态 。
食物中毒切记保留食物样本
支持专家: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维明
食物中毒的范围很宽泛,如细菌性中毒、真菌性(如毒蘑菇)中毒、化学性(如亚硝酸盐)中毒等,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多因误服腐败变质的食物所致,患者在用餐30分钟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随着炎夏到来,人们出外用餐的次数增多,此时食物也极易因温度过高或储存不当而变质,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 。
因此,一旦吃了可疑食物,并在餐后半个小时之后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症状,首先应保持镇定,立即停用食物,同时紧急拨打120呼救,在医护人员赶到之前,可采取以下措施自救:对中毒不久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压舌根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自来水并反复自行催吐,减少毒素的吸收;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比较长,而且精神较好,可考虑服用泻药,促使有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对于仅仅有腹痛症状的患者,千万不能自行买镇痛药服用,以免影响医生对病症的正确判断 。
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需患者保留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或排泄物,之后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以确定中毒物质并对症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