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 怎么给孩子讲中秋节( 二 )


怎么给孩子讲中秋节
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 怎么给孩子讲中秋节
文章图片
岁月流逝,月华轮转,飒爽的秋风送来了月圆的气息,又是一年中秋时!中秋节是一个喜庆团圆的日子,那么你知道中秋节从何而来吗?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凄美的当属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了。
追溯根源话中秋
有说法称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神话故事探中秋
关于中秋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的当属嫦娥奔月了。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他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我国正式有“中秋节”这个概念,则是唐朝以后的事情了。清人张英、王士祯《渊鉴类函》卷二十引《唐太宗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从这一文献中可以看出,贞观年间(627~649)中秋节已有节日雏形。
一般认为,中秋节定于宋朝,并由此兴盛。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一直传承至今。
【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 怎么给孩子讲中秋节】月亮为什么这么亮
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月光照亮了村前山后,阿美人的姑娘们就聚集在一块杵米磨谷,歌唱丰收。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和月亮之间有一拱美丽的虹桥相连,从地面走向月亮并不困难,特别是八月十五满月那一夜,阿里山上就有许多身穿五彩达戈纹衣裳的姑娘,背着装满谷子的藤篓,一个接一个地攀上虹桥,登上月亮。
月亮上有棵桂花树,每到月圆的时候,它会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满枝繁花飘散出清甜的香味。姑娘们听老人说:“若采得八月十五的桂花,和进新谷一起杵磨,吃了可以消灾祛病,青春不老。”
那时的月亮不象如今这么亮,颜色一片昏黄。姑娘们登上月宫,摘下桂花掺进谷子里,你一杵我一杵,舂得一颗颗大米白白的,映得月儿透亮透亮。
一天,部落里有个姑娘想登虹桥上月宫,采一枝桂花舂米给久病的妈妈熬稀饭。她背上沉沉的藤篓攀上虹桥,没想到刚走进月亮,虹桥“喀啦”一声断落了。姑娘想妈妈眼泪汪汪,从此再也回不了家乡。她每天都在桂花树下舂米,一杵一杵,舂得白米细又细,匀又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谷子杵成了白米,白米杵成了细粉。
每到八月十五月亮圆了,姑娘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了,就把细腻洁白的细粉洒到人间,白白的米粉纷纷扬扬洒落下来,化作了如水的清辉,把山水大地映得清晰明净。姑娘望着月光下静谧安宁的村庄和茅舍,默默祝愿爸爸长寿,妈妈健康,家中平安,年年丰收。这时候,部落里的老人也会指着月亮对后生们说:“孩子们呵,你们知道八月十五的月儿为什么格外亮吗?那是阿姐在月亮上思念故乡,把洁白的米粉洒向人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