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4.缺爱的孩子 , 可能通过“故意犯错”的行为 , 引起家长重视 。
曾听说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
孩子一直很听话 , 可五年级时 , 不仅成绩突然大幅下滑 , 还经常偷拿爷爷奶奶的钱 。
很奇怪的是 , 每次总会让爷爷轻易发现是他拿的 。
经过沟通了解 , 发现孩子就是想念父母 , 希望通过自己的犯错 , 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 从而让父母回到身边 。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 , 给孩子零花钱的重要性 。 那么 , 零花钱该怎么给?给多少合适?给出之后是否需要一定的监管呢?
1.
“那时 , 父亲的眼光轻轻地掠了我一眼 , 我脸红得又像发烧 , 匆匆地跑出门去 , 忘了说再见 。
偷钱的故事就那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
奇怪的是 , 那次之后 , 父母突然管起我们的零用钱来 , 每个小孩一个月一块钱 , 自己记账 , 用完了可以商量预支下个月的 , 预支满两个月 , 就得——忍耐 。 ”——摘自三毛《胆小鬼》
这是一位善于反思且充满智慧的父亲 , 既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 同时洞察到孩子“偷钱”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与心理需求 。
孩子终于实现了“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的愿望 , 也学会了记录自己的花销 。 “用完了可以商量预支下个月的” , 但只有2次机会 , “预支满两个月 , 就得——忍耐” 。
当时的三毛可能还无法真正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 当她长大后 , 才懂得父亲的“难得糊涂”和“顺水推舟”中深藏的爱啊 。
文章图片
2.
有些家庭拮据 , 父母艰难维持 , 希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些家庭富裕 , 但父母怕孩子沾染上不良的习气 , 骄奢攀比 , 也喜欢跟孩子“哭穷” 。
父母总是“哭穷” , 压制孩子合理的物质欲望 , 可能会促使孩子对金钱格外渴望 , 从而树立不正确的金钱观 , 沦为金钱的奴隶 。
四川省自贡曾有位儿子弑母骗保 , 他对金钱的渴望胜过一切 , 泯灭了人性 。
《茶花女》书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 。 ”是做金钱的主人 , 还是做金钱的奴隶 , 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 。
最后 , 我们来说一说 ,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偷钱的行为 , 应如何教育?
1.大部分孩子的偷钱经历 , 如三毛一般 , 是由于偶然的“机缘”:
“也就在那么一个星期天 , 走进母亲的睡房 , 看见五斗柜上躺着一张红票子——五块钱 。
当年一个小学老师的薪水大约是一百二十块台币一个月 。 五块钱的价值大约现在的五百块那么多了 , 也等于许多许多条彩色的橡皮筋 , 许多许多《红楼梦》里小姐丫头们的画片 , 等于可以贴一个大玻璃窗的糖纸 , 等于不必再苦写练习簿 , 等于一个孩子全部的心怀意念和快乐 。
对着那张静静躺着的红票子 , 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 两手握得紧紧的 , 眼光离不开它 。 ”
孩子心底的欲望被这偶然的“机缘”所点燃 , 而偷钱之后却饱受煎熬 。
文章图片
“口袋里的五块钱就如汤里面滚烫的小排骨一样 , 时时刻刻烫着我的腿 。 ”
“我赤着脚快步跑进母亲的睡房 , 将钱卷成一团 , 快速地丢到五斗柜跟墙壁的夹缝里去 , 这才逃回床上 , 长长地松了口气 。 ”
“等到我长大之后 , 跟母亲说起偷钱的事 , 她笑说她不记得了 。 又反问:“怎么后来没有再偷了呢?”我说那个滋味并不好受 。 说着说着 , 发觉姐姐弟弟们在笑 , 原来都偷过钱 , 也都感觉不好过 , 这一段往事 , 就过去了 。 ”
- 孩子经常挑食?多半是父母没注意饮食细节,做好这些让娃吃嘛嘛香
- 大运动发展越好,孩子越聪明?脑科学:做好这两点就能提升智力
- 孩子不喜欢看书,对阅读没有兴趣?多是三种原因造成
- 家有男孩子,父母别经常对他说这三句话,开玩笑也不行
- 家里再穷,也不能在这三个方面节省,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远见
- 幼儿园里常见的“潜规则”?家长提前了解,看懂对孩子很重要
- “我还可以偷400天!”孩子14岁是分水岭,做好这些让他停止叛逆
- 身上有着3个特点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父母早发现早养出硬气娃
- 若想让孩子变“自觉”,家长要“控制”好自己,有4件事急不得
- 李玫瑾:孩子学习好不好,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与智商高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