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解读注释,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分析 琵琶行赏析评价( 四 )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 , 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 , 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 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 , 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 , 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 , 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 , 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 , 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 , 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 , 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 , 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 , 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 , 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 , 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 , 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 , 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 , 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 , 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 , 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琵琶行》赏析解读:

琵琶行解读注释,修辞手法及写作手法分析 琵琶行赏析评价

文章插图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 , 这首诗结构严谨缜密 , 错落有致 , 情节曲折 , 波澜起伏 。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 , 忽闻琵琶声 , 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 叙写送别宴无音乐的遗憾 , 邀请商人妇弹奏琵琶的情形 , 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 , 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 只七个字 , 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的烘染 , 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 已曲曲传出 。惟其萧瑟落寞 , 因而反跌出“举酒欲饮无管弦” 。“无管弦”三字 , 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呼应 , 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 , 铺垫已十分有力 , 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 , 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 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 , 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 , 直到“邀相见” , 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 , 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 , 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 , 她才肯“出来” 。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 。正象“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 , 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 , 她“千呼万唤始出来” , 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 , 不便明说 , 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 , 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 。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 , 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 , 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 , 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