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会火|为揭露低学历打工人的真实现状,导演跟拍三年,看完扎心的难受( 三 )


老家的工资只有2、3000 , 养活不了一家人 。
再不甘心 , 再苦再累 , 他也得回来 , 回到流水线上 。
上班、下班、刷视频、打游戏 , 吃快餐 , 就是他一整天的活动 。
这样的生活 , 已经重复了数千个日夜 。
和他的一样的工友 , 好几个已经离开了 。
他们都曾相信 , 读三年书不如闯一年江湖 。
后来都又不得不在现实面前 , 收起幻想 , 放下尊严 。
在一场散伙饭上 , 记者问他们 , 如果还有一次可以读书的机会 , 他们还会选择出来打工吗?
所有人都沉默了 , 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
曾经以为 , 读书是世界上最苦的事 。
后来才发现 , 再苦 , 也苦不过生活 。
4
纪录片里的一幕 , 让我很是感慨 。
无论是杨鹏还是申才金 , 都喜欢读一本叫《完美世界》的小说 。
小说讲了一个从小村庄里出来的年轻人 , 完成逆袭的故事 。
他们很喜欢这个故事 。
或许是因为 , 他们也期待一个底层逆袭的机会 。
只不过现实却并不是小说里的完美世界 。
像杨鹏、权广彬这样的厂哥们 , 难道就真的没有实现逆袭的法子了吗?
也不是 。
在权广彬工友的散伙饭上 , 还出现了另一个人 。
他是厂里的技工陈师傅 。
虽然是高中毕业 , 但是因为自学了技术 , 所以他的工资比权广彬他们都要高 。
他的言语间尽是自信 。
在工厂里 , 技工的工资是很高的 , 而且没有那么累 。
只要工资能谈妥 , 不愁没工作 。
不少年轻人已经意识到 , 在一些工厂已经实现自动化的今天 , 流水线上的单一劳动已经毫无竞争力可言 。
没有个人成长的曲线 , 他们很容易被取代 。
所以很多人最后都选择了去读书 , 考个证书 。
哪怕是在这个梦想稀缺的地方 , 也始终有人在仰望星空 。
有的人 , 利用别人打游戏的时间 , 整夜整夜的学习 。
有的人 , 打算从零做起 , 学个一技之长 。
他们都曾因为一念之差而误入歧途 。
又在生活的重压下 , 重新走上了读书的路 。
逆袭或许很难 。
但逃离日复一日、不求上进的生活 , 不难 。
5
过年回家的时候 , 权广彬拜访了自己的小学同学杨东 。
小山村里辍学的年轻人命运基本雷同 。
他同样在流水线上工作 。
提起现在的工作 , 杨东很是懊悔:

“上学的时候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用 , 现在不还是大把本科生找不到工作 , 不如早点辍学挣点钱 , 结果发现还是挣不到钱 ,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 , 还是想读书 。 ”
读了书 , 视野就不会这么狭窄 , 眼界就不会如此闭塞 。
为什么总有人在本该读书的年纪出来打工呢?
因为他们都觉得 , 学习太苦了 。
哪怕是本科生研究生 , 不照样也是打工赚钱吗?
可直到被生活毒打过才发现 , 原来有时候 , 学习就意味着一切 。
被困在工厂里的厂哥厂妹 , 都曾有过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次 , 是当年继续学业;
另一次 , 是进入工厂后 , 主动地去学习一门技能 。
但真正能改变的 , 都是寥寥 。
总有人 , 宁愿吃生活的苦 , 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
因为不想背一本20页的手册 , 有人可以放弃月薪6000的销售工作;
因为不想浪费打游戏的时间 , 所以他们宁愿忍受月薪2000的拮据 , 也不愿学点东西充实自己 。
每一个觉得学习苦的人 , 都忘记了一个事实 。
那就是生活的辛苦 , 其实并不在于身体的劳累 。
而是当你面对现实时的无能为力 , 无法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