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变持久战 边打边谈将成俄乌常态?( 二 )


俄乌冲突变持久战 边打边谈将成俄乌常态?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半岛电视台
从近期较为明确的战场态势图看,北部重镇哈尔科夫已拉锯多日,很难预测乌克兰守军还能坚持多久;而东部两个刚获得承认的“共和国”已在俄军协助下,对乌克兰守军打造了八年的阵地发起猛攻;俄军南部部队很明显将进一步北上,从而形成巨大的钳形,目的是包围集中在顿巴斯地区的乌克兰一半军事力量 。
眼下来看,首都基辅的情况可能尚不是最紧张的,东部的乌军主力确实是岌岌可危;如果俄军完成合围,那么乌克兰的抵抗就很难长期坚持 。
至于面对如此明显的合围态势,乌军为何不从顿巴斯撤军,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其一乌军现在的制空权基本丢失,大规模后撤很容易成为俄军空天部队的攻击目标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涉及到目前尚未完全清晰显露出来的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 。
按照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的标准,其“领土疆域”是这两个州战前的行政区域;而俄军此次军事行动前,东部武装仅控制了不到其宣称“主权领土”面积的一半 。因此,如果乌军撤离,东部武装占据造成既定事实,那么这部分国土就会像克里米亚一样大概率永远脱离基辅的控制 。
俄乌冲突变持久战 边打边谈将成俄乌常态?

文章插图
边打边谈,将成常态?
与战场上各种相互矛盾、真假掺杂的消息满天飞相比,有关俄乌谈判的信息,双方都公布得很准确、及时且基本一致 。
俄方派出参加第一次谈判的是以总统助理梅津斯基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包括负责独联体国家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坚科、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驻白俄罗斯大使鲍里斯·格里兹洛夫和两个月前参与美俄战略稳定对话的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 。
俄乌冲突变持久战 边打边谈将成俄乌常态?

文章插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 格里兹洛夫 鲁坚科 梅津斯基 斯卢茨基,图片来源 :vesti.ru
梅津斯基1992年毕业于笔者目前就读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以对历史有深入研究著称;巧合的是,梅津斯基本人就出生于苏联时期乌克兰的切尔卡瑟州,如今却以俄罗斯总统助理的身份前去谈判,为了“纠正因布尔什维克犯下的‘人工合成乌克兰历史错误’”而发动的军事行动参与和谈 。
梅津斯基在担任总统助理前的职务是文化部长,似乎没有拉夫罗夫、绍伊古这些处理军国大事的要员引人注目,但他长期负责俄罗斯的官方意识形态宣传构建工作,是普京核心幕僚圈子的一员 。
参与这次和谈的唯一“土生土长”的俄方代表来自俄罗斯外交部,同样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85届),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 。他会讲中文,不过其工作与对华事务并不相关,主要负责处理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参加这次谈判也理所当然 。
格里兹洛夫是现任俄罗斯驻白俄大使,但他不是职业外交官出身 。他长期负责与普京关系甚为密切的统一俄罗斯党的党务工作,曾任统一俄罗斯党党首及国家杜马主席 。因谈判地点选在白俄罗斯,因此也参与本次会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