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一天幼儿园放学时 , 有位男子要接走一名幼儿 , 正好碰到孩子的妈妈 , 于是两人开始争吵 , 引得众人围观 。 后经了解发现 , 原来拿命男子是孩子的爸爸 , 最近在闹离婚 , 关于孩子的抚养权存在意见分歧 , 爸爸准备偷偷在幼儿园带走孩子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文章图片
这是2017年发表在《家教世界》上的一篇文章 。 值得庆幸的是 , 去接孩子的是孩子爸爸 , 而不是不法分子 。 近年来 , 一些不法分子采用诱骗、强迫等手段 , 拐骗拐卖儿童的案件越来越多 , 给许多家庭造成了空前灾难 。
要避免这种灾难 , 家长一定要过早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文章图片
儿童年龄小 , 安全意识薄弱 , 在面对食物、玩具或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容易放松警惕 。 当陌生人用糖果或玩具等引诱孩子时 , 他们就容易失去心里抵抗力 , 任由陌生人引诱 , 甚至自己爬上陌生人的车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这就要求家长应先教导孩子认识危险的情况 , 告诉孩子 , 当有人主动送他玩具、糖果或故事书时 , 应该要学会拒绝 。 或是家长可以和孩子商讨出一些只有彼此知道的暗号 , 不懂得这些暗号的人 , 一律不准和他一块到陌生的地方去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文章图片
通过儿歌、故事加深儿童对危险情境的理解、辨别和记忆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 儿歌和故事是孩子喜欢的文学形式 , 生动的故事讲述 , 比空洞的说教更有吸引力 。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学习浅显易懂的儿歌和贴近生活的故事 , 如儿歌《小心陌生人》、视频《大坏蛋 , 不理你》以及绘本《我不跟你走》等等 。
丰富的故事内容让孩子知道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友善的 , 不仅是陌生人 , 就算是认识的叔叔阿姨 , 也要经过家长或老师的同意 , 才能与他们近距离接触 。 朗朗上口的儿歌也让孩子们记住了 , 遇到陌生人要学会说“不” , 学会躲避与求救 。 这样不仅加深了孩子对危险情境的理解与辨别 , 还有效提高了孩子的防范意识和记住如何脱身的方法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角色游戏、情境表演中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经验 。 孩子的学习方式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 需要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让孩子获取经验 。
所以 , 孩子们和家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 进行游戏或者模拟情景表演 , 分别开展“妈妈不见了”、“不吃陌生人的食物”、“谁敲门、”“我迷路了”等一系列“防走失、防拐骗”主题的情境表演 。 让孩子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 并且在角色扮演中 , 孩子们还可以总结出骗子常见的几种手段 。 比如 , 假装受爸爸妈妈的委托 , 利用孩子对亲人的依恋来获取孩子的信任;以玩具、食物等诱惑孩子而达到诱骗的目的;利用孩子善良的品格 , 让孩子帮忙做事以“自投落网” 。
提高儿童防拐骗意识,需要家长这样做
文章图片
通过这种情境体验 , 不仅提高了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 还给予了还爱积极动脑的机会 , 想出各种招数来对付骗子以保护自己 。
孩子成长过程中 , 总避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 家长作为监护人应该积极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工作 。 有负责任的家长 , 孩子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
参考文献:
拜云.提高幼儿防拐骗意识的行动研究[J].家教世界,2017,000(0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