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热,救不了电影市场的冷?( 二 )


电影行业的高增长 , 一方面是由于电影院数量逐年增加 。根据智研资讯 , 2013年我国电影院只有3894家 , 到2019年已经突破了12000家 。这让老百姓旺盛的观影需求得以充分满足 。
另一方面则来自“票补”下的用户习惯养成 。
2010-2015年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的时间段 。O2O业务刚刚兴起 , 流量红利带动移动营销火热 , 自媒体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和商业化 。
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 , O2O业务在经过兴起、资本快速入局、整合并购后到达最高点 , 餐饮外卖、本地生活是互联网的热点 。
本地生活中 ,  电影票务是最容易被线上化的业务之一  , 因此从2011年起 , 各大互联网巨头都以“票补”切入这一环节 。

《长津湖》的热,救不了电影市场的冷?

文章插图
所谓票补 , 指的是互联网公司和片方对电影票的补贴 。影片不同 , 补贴方式会有所不同 。《财新》此前曾援引相关人士表述称 , 补贴可能是1:1 , 即协议30元票价 , 如果促销价9元 , 那么补贴的21元 , 片方和互联网公司各出一半 。
不过 , 片方通常并不愿意直接用钱补贴 , 而是通过电影票置换资源 , 比如给电商企业福利票 , 或者做专场 。
易观数据显示 , 行业线上出票率从2013年的22.3%增长到了2015年的72.1% 。到2015年 , 观众网上购票习惯已经形成 。
不过 , 同样在2015年 , 习惯了翱翔的电影行业 , 突然感受到了地心引力 。
02 从山顶到谷底2015年春节期间 , 广电总局召集各大互联网电影票公司开会 , 传递的信号很明确:维持电影票价格 , 避免恶意竞争 。
到了2015年7月8日 ,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又联合发布了《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 , 这项文件明文规定电影零售票价、活动票价的标注和计算 , 不能低于合同中的协议票价 , 电商促销票价要补齐协议票价 。
规定一出 , 外界一时认为监管机构出手打压票价 。但事实上如此规定 , 实际上强调了协议票价不可降 , “票补”需要电商自行补贴 , 这极大压制了各方“票补”动力 。
事实上 , 即便监管层不干预 , 票补也难以为继 。因为早在2015年 , 国内2/3以上的出票依赖线上 , 同时在线购票平台也基本形成寡头垄断形势 。
根据艾瑞咨询的第三方统计 , 2016第一季度“其他购票软件”只占2.9% , 这表明大环境已经不具备诞生第三方购票平台巨头的能力 。各方竞争压力变小 , 烧钱获客的动力也就不足了 。
随着票补逐渐退热 , 到了2016年 , 电影行业已风光不再 。在经历了十年24.83%的复合增长后 , 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全面放缓 , 增速同比増幅骤降至4% 。
反观曾经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光线传媒、万达院线等上市公司 , 在行业减速、股灾恐慌下 , 股价一个个跌没了影子 , 即便再有爆款电影出现 , 资本市场也不再买账 。
典型如北京文化 , 2017年《战狼2》的票房高达56.9元 , 但只助推其股价涨了8天 , 随后便继续一路阴跌 , 仿佛告诉世人 , 大趋势已经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