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热,救不了电影市场的冷?( 四 )


而随着市场发展 , 北美电影市场进入第二阶段 , 即成熟期 , 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 是人均年观影次数的下滑 。
据统计 , 2003至2019年北美电影市场人口、单票票价增速分别为0.81%、2.60% , 而人均观影次数的增速却由正转负变为-2.07% , 从2003年的4.73次下滑至3.39次 。
对比来看 , 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相当于北美市场的第一阶段 。因为从中长期的人年均观影次数角度来看 , 国内线下票房未来仍有一定的深挖空间 。
我国2014年的人均年观影次数只有0.61次 , 即使到了2019年也仅提升至1.23次 , 即便与北美市场成熟期的3.39次相比 , 差距还比较大 。所以 , 单纯认为行业彻底停滞并不客观 。
不过 ,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 , 线下电影行业的复苏 , 仍然需要面临两重大山 。
首先是线上流媒体的崛起对线下电影的威胁 。
2020年春节档受疫情影响临时取消后 , 欢喜传媒将《囧妈》卖给字节跳动 , 《囧妈》也成为第一部在线首播的春节档电影 。
尽管对于欢喜传媒来说 , 这笔交易达到了快速落袋为安的目的 , 但在全国院线看来 , 这一行为等于不按套路出牌 , 甚至是对影院行业的“背叛” 。
而在海外 ,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同样开始拥抱线上 。先是环球影业出品的《魔发精灵2》在4月成为首部在流媒体点播的好莱坞电影 , 随后 , 迪士尼也在8月宣布 , 多次推迟上映的《花木兰》将采取点播模式上线流媒体平台Disney+ 。
这让业内意识到 , 流媒体已经不只是影院下游的平台 , 而是渐渐具备了颠覆行业格局的潜力 。
另一个决定线上线下总需求的关键因素是优质影片的供给 。
根据猫眼2020年3月的数据 , “新上映且口碑好的电影”将吸引55%的观众前往电影院观影 。
然而 , 需求虽然刚性 , 但从近几年院线影片的评分来看 , 总体水平略有下滑 。以豆瓣评分举例 , 2019年-2021年 , 票房前五的影片总分依次为37.1分、35.2分、35分 。
值得注意的是 , 最近两年的高票房电影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下 , 甚至还出现了诸如2021春节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等只有5.4分的低分爆款电影 。

《长津湖》的热,救不了电影市场的冷?

文章插图
在2019年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论坛上 ,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喇培康曾说:“依靠大IP颜值炫技等争夺票房的时代已经过去 ,  真正优质的内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开始浮出水面 , 并且能够受到新一代观众的欢迎  , 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这种状态是电影市场回归正统的必然 , 也必将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新常态 。”
所以 , 如何生产出打动人心的电影 , 不仅是出品方需要考虑的关键 , 同样是电影行业复苏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