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把宝宝宠坏的”,新手妈妈常遇2大难题,做对了不会惯坏娃

布谷妈怀布布的时候 , 身边就有不好心人跟我传授育儿经验 。 比如:
"宝宝不能一哭就抱 , 不然会娇惯他的 。 "
"宝宝得定时给他喂奶 , 不然 , 他会养成不好好吃的坏习惯 , 当妈妈的会很累 。 "
"等宝宝长大一点 , 就得给他定规矩 , 不然会养成坏性格 。 "
......
面对不同人给的不同建议 , 布谷妈也一度迷茫 , 到底哪些建议能听 , 哪些不能听呢?后来在养育布布的过程中 , 我结合书本及生活实践 , 才发现 , 育儿 , 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
在这里 , 布谷妈跟大家聊聊 , 关于宝宝喂养时 , 很多新手妈妈会犯错的2大难题 。
“你会把宝宝宠坏的”,新手妈妈常遇2大难题,做对了不会惯坏娃
文章图片
一:该不该抱
关于"宝宝哭到底该不该抱"这个问题 , 其实被广泛讨论过 。 但布谷妈今天还是想拿出来说一说 , 因为我发现 , 很多新手妈妈 , 在面对这一问题时 , 既焦虑又无奈 。
“你会把宝宝宠坏的”,新手妈妈常遇2大难题,做对了不会惯坏娃】宝宝不能一哭就抱的"哭声免疫法" , 最早于上世纪20、30年代被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提出 。 当时这一观点风靡全美国 , 甚至对我们上一辈也影响深远 。
然而 , 这一观点被实践了几十年 , 那些一哭就不被抱的孩子长大后 , 很多都出现了心理疾病 。 甚至连约翰·华生自己的后辈 , 也深受其害 , 不能像个正常的成年人一样 , 处理自己的情感 , 一度轻生 。
“你会把宝宝宠坏的”,新手妈妈常遇2大难题,做对了不会惯坏娃
文章图片
虽然这一观点也很快被推翻 , 不再实行 。 但我们上一辈的思想 , 却没有及时转变过来 , 依然有很多人奉行这一观念 。 他们认为 , 小婴儿得从小"训练" , 不然家长就会很累 。
很多新手妈妈没有经验 , 出于本能 , 想去安慰自己的宝宝 。 但又听从过来人意见 , 觉得应该狠狠心 , 这样才会对娃好 。 我们先来看看 , 为什么有人会认为婴儿哭了不该抱?
"因为小婴儿会被宠坏啊 , 他只想粘着你 , 得到你的关注 , 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
嗯 , 听起来挺有道理的 。
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婴儿 , 一定是个狡猾的小家伙 。 他偷偷躲在婴儿床的围栏后面 , 滴溜地转着他的小眼睛 , 打着他的如意小算盘 , 密谋着如何对付和控制他的父母 。 好让这些人乖乖合作 , 配合他的需求 。
如此有心机和计谋的小婴儿 , 一定具备以下几个能力:1、能思考 。 2、理解因果关系 。 3、能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 。
我们人类幼崽一出生 , 就具备这些能力吗?显然没有!那他哭 , 到底是为什么呢?
“你会把宝宝宠坏的”,新手妈妈常遇2大难题,做对了不会惯坏娃
文章图片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一书中提出 , 婴儿哭 , 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得到满足 。
可能是饿 , 可能是困 , 可能是尿不湿不舒服 , 可能是衣服穿太紧、太多或太少 , 要么就是身体出现了疼痛 。 如果这些都排除了 , 他哭 , 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要妈妈抱而已 。 因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 , 只有妈妈的怀抱 , 能让他安心 。
如果父母在婴儿一出生 , 就开始与他进行"抱"或"不抱"的较量 。 那么 , 我们即使赢了 , 又有什么意义呢?既不光彩 , 也不体面 。
相反 , 我们刻意压制小婴儿的需求 , 他一开始可能变得安静 , 不再哭闹了 。 可他的大脑 , 会因为需求没有及时得到满足 , 神经元不能有效联结 , 从而出现一片空白的现象 。 而且 , 他会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变得紧张、缺乏安全感、出现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